導讀:只如同大多數習慣一樣,
時間觀念的養成與小朋友的發展密不可分,
並有其階段性的目標,
家長應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物,
將時間觀念帶進生活中。
現在,
就讓我們來看看時間觀念的啟蒙,
該如何按照孩子的年齡及發展來進行:
2歲前以活動區分時間的段落性
出生沒多久的寶寶, 一切依照生理本能來表現, 如餓了就知道要喝奶, 想睡的時候就睡, 時間的概念相當混亂。 在這個階段, 不需要刻意要去調整他的作息, 儘量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為主。
到一歲左右, 孩子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 活動的時間逐漸增長,
Advertisiment
2~3歲:以順序概念延伸至時間流逝
Advertisiment
每當小朋友要找爸爸媽媽時, 家長如手邊正在進行其他的事情, 常對孩子說“等一下”, 卻發現孩子仍舊在追問哭鬧, 手忙腳亂之餘, 不免有些心煩。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尚不具備時間流逝的概念, 他不瞭解“等一下”到底是要多久, 只會覺得父母不理解他的要求, 所以頻頻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
2~2.5歲的孩子已有“唱數”的能力, 父母可利用數位的順序, 來延伸他對時間流逝的感受。 舉例來說, 在玩躲貓貓時, 請他數到20再睜開眼睛, 讓他瞭解時間如何在1、2、3……當中經過。 隨著孩子能力逐漸增強, 配合前期作息的養成, 孩子會感覺到時間其實就是由一段、一段的事情所組成, 且在進行這些事物中流逝, 不再只是做了當下的事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