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育兒書裡都提到, 家長培養孩子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 就是讓孩子與父母保持獨立, 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有一天當孩子離開父母的時候, 能自己獨當一面。 希望家長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翻版或者延伸, 而是一個獨立的人。
問:請介紹一下關於孩子獨立性的敏感期?
答:2歲以上的孩子已經表現出獨立性了, 但是這種獨立性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而是隨著所接受的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孩子的獨立性形成於4-6歲, 這種獨立要求在規則中建立, 我們稱為“規則獨立期”;到了8-10歲時,
Advertisiment
問:獨立性差對孩子的影響?
答:獨立和自主能力是孩子最高級的心理品質, 應該從小開始培養。 一個獨立性差的孩子, 在學校裡時常有挫折感, 無形中產生“我”不如人的想法, 嚴重影響他的自信心。
答:策略一, 愛得適度, 敢於放手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讓他自己做, 不要代替他, 這是一個原則。 家長應該認識到, 小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規律, 即從不會到會,
Advertisiment
策略二, 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
家長總是不能意識到孩子已經具備自主選擇的能力, 總是認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險, 從而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不去考慮孩子在獨立做出決定和處理事情時的那一種寶貴的信心和熱情。 因此, 建議家長應該多說這樣的一些話:“這由你決定”、“這是你的責任”、“不管你怎麼想, 這由你選擇”。 而一旦孩子作出決定, 你就必須使他意識到他要對他所做選擇的後果負責。
Advertisiment
策略三, 引導孩子合理安排生活
由於年齡、經驗所限, 孩子在自主安排生活時需要父母的説明和引導。 比如, 在孩子對衣服的品質、式樣或錢的價值有了足夠的知識之前, 不要讓他一個人去買衣服;在他對學校的基本課程和職業的要求缺乏深刻認識之前, 也不要完全隨他意願選擇要上的學校。 在這些事情上可徵求孩子的意見, 允許他們有發言權, 但又不能完全聽他的。 一種有效的方法是對他們的選擇加以適當的限制。 例如, 帶孩子出去買東西, 你可以把選擇好的兩件東西給他看, 然後要求他根據品質和價格作出最後的抉擇。
相關連結
3—6歲兒童獨立性不好的表現
1、在家中, 不承擔或很少承擔家務;2、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起居被照顧得很細;3、孩子的要求,
Advertisiment
7—12歲兒童在獨立性上有弱項的表現
1、主要的事物一般由父母作主;少有自己作出選擇和決定的時候;2、在家中, 不承擔或很少承擔家務;3、孩子在家中, 生活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4、孩子的要求, 一般都能夠得到儘量的滿足;5、如果沒有別人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