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他提出的“社會利益”這個詞, 讓我們能更好地用“社會責任感”這個詞來實現自我價值, 它的原意是指一個人願意真心關心同伴, 並且真誠地想為社會做貢獻。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什麼是“社會責任感”老大和老二兩個兄弟共同擁有一個農場, 貧瘠的土質和乾旱讓兩兄弟生活過得非常艱難, 但他們一直都平分收成。 老大有一個妻子和五個孩子, 老二是單身漢。 一天晚上, 老大忽然睡不著覺, 他覺得他們這樣的分配是不公平的, 他輾轉反側了一夜。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 如果年輕人不能理解社會責任感這個概念, 學知識又有什麼用途呢?
正面管教提出“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想做的事情”原因就在於:如果我們替孩子做太多事情,
Advertisiment
當尋求幫助遭到拒絕的時候, 心裡所產生的落差感會很強烈, 他們就會覺得不可思議, 或者想以某種傷害性或破壞性的行為尋求報復。 當他們尋求報復時, 其實對自己的傷害和對別人的傷害是一樣的, 甚至超過對他人的傷害。
但現實生活中, 有一些老師和家長太過忙碌, 沒有時間幫助孩子如何培養好的品格而學習社會和生活技能, 卻常常為孩子的不守規矩而感到氣惱。
Advertisiment
正面管教提出的促進社會責任感, 可以幫助成人和孩子走出這個惡性循環。 父母和老師常常不知道, 他們為孩子做的很多事情是孩子自己本來能做到的。 他們沒有花時間教孩子學習如何對家庭和班級做出貢獻。 分擔任務會增強孩子們的歸屬感、教給孩子們的生活技能, 並且讓孩子體驗到社會責任感。
當孩子們進入到家庭生活和幼稚園生活時,
Advertisiment
孩子也是社會人, 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 是以他們怎樣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以及他們認為別人怎樣看待他們為基礎的。 但是孩子們又有一個特點, 就是他們隨時隨地都在做著決定, 並形成對自己、對世界以及對應該做什麼才能求存或成長的肯定。 當大人們能夠幫助孩子關心並參與他們的活動時, 每個人都將從中收益。
在家裡或幼稚園中, 鼓勵社會責任感的一種極好方式, 就是分擔家務或參與家人一起做事情。 家長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事務當作教給他們社會責任感的機會。
Advertisiment
案例1:在外婆來訪的時候, 5歲的琪琪都提醒外婆滴眼藥水。 當外婆回家後, 琪琪每天晚上都想給外婆打電話, 以便繼續提醒外婆。
案例2:媽媽給亮亮準備漢堡時, 3歲的亮亮在一旁高興地打開包裝吃乳酪片, 並將其放在麵包上。 想像一下當家人說由於亮亮的努力, 他們的漢堡有多麼好吃時, 亮亮會感到多麼的高興。
這倆個例子都表明社會責任感的問題, 這也是正面管教提出的“社會責任感”起到的作用。 這是能給他人帶來好處的、有意義的參與。 我們家長和老師可以設計出很多這樣的事情讓孩子來做, 不僅教給了他們技能和合作精神, 還為他們提供機會練習與他人如何融洽相處。
如下是正面管教給大家的一些提示,希望能開闊您的思路。3歲
照顧自己
自己穿、脫衣服、洗手、脫鞋。
準備食物
佈置餐桌(筷子、餐巾)、自己吃飯(用手和勺子)、從小盒子裡倒牛奶、端水果、剝香蕉、攪拌東西。
做家務
收拾玩具、在花園挖土、採摘、把自己的髒衣服放洗衣籃子裡。
4歲
照顧自己
選擇要穿的衣服、自己穿、脫衣服(在幫助下)、穿鞋。
準備食物
榨果汁、榨果汁、洗菜、揉麵團、倒果汁、在蛋糕上撒糖霜、洗菜、揉麵團、倒果汁、在蛋糕上撒糖霜。
做家務
整理床單、插花、佈置餐桌、放文具、踩平廢飲料罐以便回收。
5歲
照顧自己
幫助準備午餐盒、梳頭、洗頭、系鞋帶(在幫助下)。
準備食物
切質地較軟的蔬菜(特製工具)、擀麵團、把花生醬塗在麵包上、幫忙制定菜單、做土豆泥。
做家務
疊好洗後衣服、照顧寵物、收衣服(在幫助下)、擦玻璃、幫助到商店買東西、擦皮鞋、洗玩具
如下是正面管教給大家的一些提示,希望能開闊您的思路。3歲
照顧自己
自己穿、脫衣服、洗手、脫鞋。
準備食物
佈置餐桌(筷子、餐巾)、自己吃飯(用手和勺子)、從小盒子裡倒牛奶、端水果、剝香蕉、攪拌東西。
做家務
收拾玩具、在花園挖土、採摘、把自己的髒衣服放洗衣籃子裡。
4歲
照顧自己
選擇要穿的衣服、自己穿、脫衣服(在幫助下)、穿鞋。
準備食物
榨果汁、榨果汁、洗菜、揉麵團、倒果汁、在蛋糕上撒糖霜、洗菜、揉麵團、倒果汁、在蛋糕上撒糖霜。
做家務
整理床單、插花、佈置餐桌、放文具、踩平廢飲料罐以便回收。
5歲
照顧自己
幫助準備午餐盒、梳頭、洗頭、系鞋帶(在幫助下)。
準備食物
切質地較軟的蔬菜(特製工具)、擀麵團、把花生醬塗在麵包上、幫忙制定菜單、做土豆泥。
做家務
疊好洗後衣服、照顧寵物、收衣服(在幫助下)、擦玻璃、幫助到商店買東西、擦皮鞋、洗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