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_培養孩子觀察能力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持久的知覺活動, 是人通過感覺器官有目的地認識周圍世界的心理過程,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Advertisiment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引導孩子觀察生活, 增長見識, 積累詞彙。 說話和寫話要口言之有物, , 要能反映現實生活, 這就必須重視語言文字同廣泛觀察生活相聯繫。 我們知道, 廣泛地觀察生活是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源泉, 有生活才有語言。 如果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 寫出的文章必然使人感到空洞乏味, 收效甚微。

因此, 家長應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 春天遊園, 夏天看海, 秋天賞菊, 冬天觀雪, 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較多的觀察機會。 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 孩子觀察時管形象思維的大腦右半球興奮, 觀察後用語言表達時, 管抽象思維的大腦左半球興奮。

Advertisiment
孩子們正是通過大腦兩半球興趣、抑制的交替, 才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語言而不致於感到疲勞。

那麼, 應該如何指導孩子學會觀察呢?我們常常見到有些孩子接觸了實際生活, 但仍寫不具體, 即使幾十個孩子同時觀察一個物件, 而寫出來的文章也千差萬別。 原因何在呢?一是兒童觀察能力不同。 由於小學兒童感知上的片面性、表面性, 知覺不精細, 注意不穩定二儘管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但他們卻往往熟視無睹, 感到周圍的人和事平淡無奇, 沒什麼好寫的;二是由於從觀察到表達要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 從觀察得來的材料必須經過頭腦加工、整理、取捨, 並考慮如何立意, 最後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

Advertisiment
這就是取材—構思—立意—成文的過程。 因此, 不僅要激發孩子觀察的熱情, 而且要教會孩子善於觀察, 掌握觀察方法, 使觀察與語言表達相結合, 不斷提高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1、觀察時要抓住主題(重點), 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 中心明確。 比如, 要描寫班裡自己熟悉的一位同學, 那麼就要對這位同學的外貌、言語和動作進行觀察, 尋找能反映這個同學個性特徵的典型事例。

2、觀察要有次序, 才能使思維表達有條理。 比如帶孩子去商店, 首先要求他們看正面的貨架上有什麼商品;然後, 再從左向右看櫃檯上都有什麼商品:最後看售貨員是怎樣為顧客服務的以及顧客的反映。

3、觀察要細緻, 形成清晰的形象, 使文章內容更加具體。

Advertisiment
比如, 讓孩子寫擺在家裡的一件玩具, 一位孩子是這樣寫的:“在我過生日的那天.媽媽送給我一個小白兔存錢盒, 我可喜愛它了, 我把它放在桌子上, 每天下學後都去看看它。 雪白的身軀, 一動不動地臥在那裡, 豎著兩隻細長的尖耳朵, 好象在傾聽著什麼, 小紐扣似的紅眼睛凝視著前方, 鼻樑上還有個小紅點呢!拿起來一搖, 裡面發出“叮噹, 叮噹“悅耳的響聲。 ”事實說明, 觀察細緻, 才能使外在景物在頭腦中形成生動鮮明的表像, 進而才能寫出內容充實、具體的好文章。

4、觀察時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才能描寫生動有趣。 既要注意靜態, 又要注意動態, 要注意共同、相似點。 更要注意不同點。 比如, 寫白鵝, 就要抓住它撥波輕遊、盡情嬉水的優美的“特寫鏡頭”。

Advertisiment
寫猴子, 就要突出它活潑靈敏、頑皮淘氣的動作特點。 而寫孔雀與鴛鴦, 就要寫出雄性羽毛比雌性豐滿而美麗的特點。

總之, 要引導孩子把“觀”和“思”結合起來, 對周圍的人和事處處關心、事事留意, 學會從平凡的小事中捕捉到有意義的東西, 從具體事物中發現深刻的道理, 從熟悉的東西中發現叮新奇”, 從已知中尋找未知的因素, 這樣經過反復觀察, 定會得到新的啟示。

二、教育孩子的有關禁忌

1、忽視與孩子溝通

孩子自二歲起, 即存在思想意識。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 有自己的最初不成熟的看法。 作為家長, 應該瞭解孩子的需求, 瞭解孩子不成熟的看法, 然後加以引導, 而不是一味無理訓斥, 或是打罵。 若家長蠻不講理, 孩子會感到委曲,繼之產生對立情緒。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2、自己不稱職

孩子的一舉一動,大多是從模仿開始的。有的家長愛抽煙,孩子常常會昂起頭,欣賞爸爸吞雲吐霧。有的爸爸還會沖著孩子的臉,吐出一團濃煙,直嗆得孩子透不過氣來。在青少年中,過早的吸煙者,常常由此而來的。這是值得當今作爸爸者深思的。

3、家庭教育缺乏統一口徑

一個家庭裡,孩子受到家長的喜愛。但孩子提出的要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爸爸否定的事情,卻受到媽媽和奶奶的肯定和贊許。這種情況常常會使孩子心理上無所適從。倒底聽奶奶的,還是聽爸爸的。同時也會讓孩子形成猶豫、任性等不良性格。

孩子會感到委曲,繼之產生對立情緒。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2、自己不稱職

孩子的一舉一動,大多是從模仿開始的。有的家長愛抽煙,孩子常常會昂起頭,欣賞爸爸吞雲吐霧。有的爸爸還會沖著孩子的臉,吐出一團濃煙,直嗆得孩子透不過氣來。在青少年中,過早的吸煙者,常常由此而來的。這是值得當今作爸爸者深思的。

3、家庭教育缺乏統一口徑

一個家庭裡,孩子受到家長的喜愛。但孩子提出的要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爸爸否定的事情,卻受到媽媽和奶奶的肯定和贊許。這種情況常常會使孩子心理上無所適從。倒底聽奶奶的,還是聽爸爸的。同時也會讓孩子形成猶豫、任性等不良性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