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最近, 常常聽到的就是哪裡的女大學生又失蹤了, 一夕之間, 女大學生似乎成為了懦弱, 沒有自我保護意識, 危險的一個團體。 可事實上, 女大學生在年齡上來說其實已經不小了。 那是什麼造成了這個群體意外頻頻發生呢?究其原因, 是自我保護意識不夠強。

自我保護意識怎麼增強, 怎麼培養?這其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所以, 在孩子小時候, 不管男孩女孩, 都要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意識培養。

自我保護意識培養一、良好行為的養成, 能使幼兒躲避傷害。

例如, 孩子有了飲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為習慣,

Advertisiment
可以避免燙嘴、燙手, 防止誤吃東西;孩子養成靠邊走、跑、右行的習慣, 碰撞同伴或受車輛撞碰的機會舊會大大減少;輕開門窗、輕拿、輕放桌椅的行為, 能使幼兒避開門窗桌椅邊棱, 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家庭和幼稚園應相互配合, 對幼兒進行教育, 並長期堅持、反復強調。

我們可以將日常行為規範編成琅琅上口的兒歌, 便於孩子理解、記憶。 還可以開展了《我會穿衣服》《馬路上發生的事情》《遇到困難我不怕》等主題活動, 使幼兒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自我保護意識培養二、要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

擁有健康體魄的孩子, 在遇到危險時反應會比較敏捷,

Advertisiment
靈活性強, 能及時採取自救方法;對於那些體弱的孩子本身平時就不太愛活動, 當遇到危險時反應慢, 靈活性差, 動作不協調, 容易受到傷害。 可見增強孩子的體能是提高孩子自護能力的重要途徑。

父母應常帶孩子加強體育鍛煉, 以增強孩子的體質。 如:帶孩子去野營、跑步、打球和跳繩。 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 讓他們在各方面都能夠達到靈活、機敏、協調的動作, 從而有效地避免意外傷害。

自我保護意識培養三、培養孩子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

日常生活中, 父母也可以為孩子創設一些情景, 來培養孩子具有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 這些應變能力一般表現為:周圍環境的變、突如其來的事件等, 教孩子要在這些環境中能夠提高警惕,

Advertisiment
靈活機智地應變。 如:玩耍時不小心摔倒了應馬上請求他人的幫助;遇陌生人答話, 大聲叫爸爸媽媽;在超市、公園等地方和父母走散了, 可找那裡的叔叔、阿姨或員警幫忙等。 總之, 父母應為人為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 引導孩子想出各種自救方法從而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應變能力。

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四、從多種形式中去促進自我保護意識的發展。

父母可以通過報紙雜誌、電視以及讓孩子親眼所見由於不注意安全而導致災難的事例, 從而豐富孩子的社會經驗, 向他們講述一些安全知識,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在幼稚園等集體活動中安排一些關於這方面的小遊戲, 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