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經常有一些家長、朋友問我怎麼樣的孩子在小學裡學習得最輕鬆?我想不是最聰明的, 也不是最笨的, 而是習慣最好的學生。 良好的習慣是孩子順利踏上小學這個階梯的基石, 我們的孩子養成了好習慣在小學的學習就會非常輕鬆, 當然在中學、大學甚至他們的終身都會受益, 所以我認為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關鍵就是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認識習慣的重要性。

我們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分析一些事例、案例的方法讓孩子認識到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從而激發我們的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欲望,

Advertisiment
進而能讓孩子自願、自覺的去養成一些好習慣, 而不是我們強加給他的。 (如正確的坐姿、書寫姿勢及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等)

二、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行為規範。

如一些家規、班規等都要讓孩子一起參與制定, 不能採取哄、騙的方法, 而應講清道理讓孩子覺得這些行為規範是自已訂的要說話算話自覺遵守。 (如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習慣)

三、進行榜樣教育。

榜樣是最好的老師, 只要我們以身作則就能潛移默化的對孩子起到作用。 (如要培養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 首先自已要多看書、多去新華書店。 )

二、需要持久的訓練。

一個好的習慣要在一個月以上不斷給孩子提醒、鞏固、強化它才能逐漸形成,

Advertisiment
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耐心, 持之以恆。 (如培養孩子學珠心算的過程)

五、及時的評估、表揚。

如在家裡可給孩子設一張“每月進步表現表”內容包括吃飯、睡覺、畫畫、及各種學習等。 及時的給孩子進行評估、適當的獎勵。

六、要形成良好的集體風氣。

在班集體或家庭裡誰的表現好就給誰表揚和鼓勵, 誰的表現不好就應提出反對, 讓孩子覺得這些習慣不是針對他的而是大家都應該養成的, 大家都必須這樣做的, 可以開展“大家來比誰的習慣好”等活動。

只要我們把這六個步驟做細了, 我想我們的孩子就一定能養成好習慣, 讓孩子們終身受益, 成為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