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培養寶寶社交能力_寶寶的社交能力培養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呢?社交能力是學齡前兒童在未來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 所以, 家長應把培養社交能力放在早教任務中。 那麼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Advertisiment

一、如何培養寶寶社交能力

1、一到二歲的寶寶:

對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來說, 已經有了自己的社交意識, 當他們看到別的小朋友時, 會用手去指他, 這些就是寶寶社交意識的表現, 而在這一階段, 是要為寶寶多創造與別人進行社交的機會。 要多鼓勵寶寶與別人交往溝通, 可以多帶著寶寶到親戚或者是朋友的家中去做客, 還要多帶著寶寶參加一些有益的集體活動, 讓孩子與別人家的小朋友多進行交往與玩耍, 也就是要讓寶定的社交機會增加。

而且還要在集體活動或者是做遊戲時增加寶寶表現自己的機會。 另外, 當寶寶與同伴玩耍時,

Advertisiment
如果想要去搶別人的玩具, 也表明孩子已經開始注意到別人, 這時父母除了要教育寶寶不要搶奪之外, 還要鼓勵寶寶與別的小朋友示好, 一起和睦相處。

2、二到三歲的寶寶:

這時候的寶寶可以聽得懂故事了, 所以可以通過一些故事或是遊戲來啟發寶寶的社交能力。 可以用孩子平時喜歡的一些玩偶進行角色扮演, 讓寶寶在遊戲中體驗與別的朋友相處的生活情景, 從而增加孩子的社交經驗。 還可以通過一些交朋友的小故事來教育孩子如何與人交往。 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發生爭執時, 可以能平時與他講過的故事來引導他應當如何做才對, 才能化解與朋友之間的爭執。

通過故事來教育孩子與別人的交往能力,

Advertisiment
比起生硬的講道理更能讓孩子接受, 也更能開啟孩子的心扉, 而這一時期也是開始培養孩子情商的好時機, 而在與別人交往時, 還要説明孩子學會分辨和識別他人的表情, 來學會判別別人的心情, 知道如何與別人打好交道。

3、四到五歲的寶寶:

在這一時期, 在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時, 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良好的溝通能讓孩子與小朋友之間的相處更為和睦, 而表達清晰的孩子也往往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而想要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離不開多說, 平時可以通過讓孩子複述聽過的故事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等方法來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 要幫助孩子學會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Advertisiment
還可以讓孩子用適當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這些都能讓孩子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結合孩子的不同年齡特徵, 多鼓勵説明孩子, 才能讓孩子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子, 也是為孩子成長過程的社交能力立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寶寶和其他小夥伴玩耍時, 要幫助寶寶用合適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渴望, 避免他感到挫折。 當他和小夥伴發生打架時, 要與他談心, 弄明白他為什麼這樣惱火。 也要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理解並接受他的感受, 但讓他明白打架不是表達感受的好辦法。

二、如何克服孩子社交恐懼症

家長和老師的作用不可或缺。 比如從小的時候起, 在幼稚園裡, 老師可以請小朋友做手把手的遊戲、讓他們自我介紹,

Advertisiment
讓他們交朋友;上課的時候, 可以多點提問, 消除孩子陌生感;家長方面, 不要認為社會複雜就拒絕鼓勵孩子社會交往, 家長應該多帶同齡的孩子在家裡玩, 比如過生日、才藝展示, 至少要有3個孩子營造一個社會系統, 多讓孩子在人家面前說話和講故事……只要堅持, 孩子就會離社交恐懼越來越遠。

專家認為, 孩子出現社交恐懼, 主要是因為孩子跟外界接觸的機會少, 而且獨生子女的環境下成長缺少與同齡人的溝通和交流, 加之父母工作忙碌, 少機會留意孩子的變化, 久而久之便出現了社交恐懼, 要消除和預防社交恐懼, 最好就是家長帶孩子多接觸同齡人,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讓孩子接觸世界的機會多了,那麼孩子就樂意跟人交往了。

專家表示,成年人有這種疾病,多數是在兒童時期引起的,只是中間沒有進行治療。如果您發現孩子有這種疾病的症狀,請不要不去理會,應該要進行心理的干預和引導,並將孩子帶到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

讓孩子接觸世界的機會多了,那麼孩子就樂意跟人交往了。

專家表示,成年人有這種疾病,多數是在兒童時期引起的,只是中間沒有進行治療。如果您發現孩子有這種疾病的症狀,請不要不去理會,應該要進行心理的干預和引導,並將孩子帶到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