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每頓飯都吃的是同一種東西, 即使是製作得再精美的菜肴也會讓人索然無味;當我們欣賞一個畫展, 如果每一幅畫都千篇一律, 即使畫得再美也會讓人厭倦。 成人的世界如此, 孩子的世界更是如此。 因此老師應做一名畫師, 他筆下的孩子都應具有不同的個性, 而不應只做一名畫匠, 把每個孩子都畫成同一個樣子。 有時, 我們會在不經意中對孩子們這樣說:"你們都應該像鬃小朋友那樣, 看他坐得多好看, 看他想出的辦法多聰明"。 其實, 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求其他的孩子都跟同一個孩子一樣呢。
Advertisiment
個性是指一個人全部心理活動的總和, 或者說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點或品質的獨特結合。 它包括人的需要、興趣、性格、能力, 還有自我意識等。 幼兒期是兒童個性開始形成的時期, 因為這時期個性的各種心理結構成分開始發展, 特別是性格、能力等個性心理特徵和自我意識已經初步發展起來, 每個幼兒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景, 對不同事件都傾向於以一種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應。 教師應該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 而不是壓制孩子的個性形成。 通過運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操作活動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
Advertisiment
一、豐富的材料設置滿足了不同個性孩子不同的興趣與需要興趣與需要是個性心理結構中最為活躍的成分。 孩子開始面對這麼多豐富的學具材料時, 不知道選擇哪一種。 因此他們會頻繁的更換學具。 吳光宇小朋友在一次操作活動中, 二十分鐘之內竟更換了十幾種學具, 過了大約半個月之後, 吳光宇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他很喜歡到數學區去進行排序的活動, 他會很專注的操作一種學具。 我們班上有個孩子喜歡用木塊搭建不同的造型, 無論是福氏中的正方體、長方體, 還是層層疊中的小木條, 他都會擺弄得津津有味, 每個孩子都從蒙氏教具中找到自己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幼兒有不同的興趣, 也會有不同的發展需要, 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差, 手眼不協調, 他就可以去練習倒珠子、系扣子、插牙籤、穿欄杆的工作;有的孩子觀察力不夠細緻, 他就可以到感官區做配對。 我們班的陳帥和董芊羽小朋友來園時都有口吃的毛病, 當他們在集體活動中回答問題時, 口吃的現象就會加重, 因此他們有練習正常說話、正常表達己意願的需要。 我注意觀察他們兩個人, 他們倆總是會選擇語言區講故事的學具材料去操作。 一邊擺弄小卡片, 一邊嘴裡自言自語的講著故事, 他們此時很放鬆, 很投入, 口吃的毛病也得到了緩解。 豐富的材料設置滿足了孩子們不同的需要。
二、蒙氏活動中促進幼兒自我意識的形成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
Advertisiment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 有的孩子通過觀察別人獲得經驗, 有的孩子通過教師的引導, 他們都能夠自主的去選擇學具了。 有時孩子對自己的操作行為不能夠進行自我評價, 總會問:"老師, 你看我這樣擺對嗎?老師, 你看我做得好不好?"這時老師可以讓他看一看訂正卡,
Advertisiment
三、蒙氏活動針對孩子的不同能力來開展能力也屬於個性心理特徵的一種。 它可以比較突出的表現出人的個別差異。 即使是同齡的孩子, 他們的能力也會不同, 要通過蒙氏活動使每個孩子在自身原有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例如在走線活動中, 有的孩子平衡能力差, 就可以讓他們先做模仿動物走, 只要能走線上上就可以了, 有的孩子平衡能力強就可以讓他練習托物走。
另外每種學具的設置也要有不同的難度, 不同的層次, 以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發展。 例如:穿的工作, 可以有穿扣子、穿貝殼、穿欄杆、穿線板等幾種不同的學具。 讓孩子可以循序漸進地使自己的能力在不同層次上有所提高。在教師的展示過程中,要給孩子留出創造的空間,讓孩子對學具進行變化延伸,體現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創造力。
總之,每個孩子個性都是不同的,就像花園裡千姿百態的花朵,每一朵都有他的特點,正因為這一點,世界才被裝點得如此美麗,我們要運用蒙氏教育方法,使幼兒形成自己良好的個性,讓我們的花園更加絢麗多彩。
讓孩子可以循序漸進地使自己的能力在不同層次上有所提高。在教師的展示過程中,要給孩子留出創造的空間,讓孩子對學具進行變化延伸,體現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創造力。總之,每個孩子個性都是不同的,就像花園裡千姿百態的花朵,每一朵都有他的特點,正因為這一點,世界才被裝點得如此美麗,我們要運用蒙氏教育方法,使幼兒形成自己良好的個性,讓我們的花園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