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

一、心中有目標:
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繪畫的直接指導者, 心中有目標是進行指導的重要前提。 這個目標, 大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繪畫這一領域中所要達到的目標, 小到每一個繪畫教育活動甚至每一個教育細節所要達到的目標。 因此, 教師在開展幼兒繪畫教育活動時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通過繪畫活動我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能力、提高孩子什麼樣的水準?我要通過怎樣的形式和手段來開展活動?活動的重點是什麼、難點應該怎樣解決?能思考這些問題就是教師心中有目標的體現。 有了目標,

Advertisiment
活動才能順利開展, 幼兒的繪畫技能才能正真得到提高。 我對此深有體會:在一個題為《拾穗子》的繪畫活動中, 首先我依著繪畫活動的一般模式備好了活動的全部的環節, 然後便不假思索地開展活動, 講述經驗-欣賞範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欣賞講評, 但當幼兒作畫時問題出現了, 大部分幼兒所畫的拾穗子的人都是正面畫, 一點沒有拾的感覺, 都是站著的手中拿著穗子的人。 由此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即目標不清晰, 重難點不明確, 沒有研究這個活動我要解決什麼問題就開展了。 其實只要稍微細緻地作一下考慮, 就會發現這個活動的重點是繪畫側面的人物形象, 而難點則是體現出人物蹲的動作。 如果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在這一方面進行講解和示範,
Advertisiment
相信繪畫的效果會好很多。 由此可見, 心中有目標是一個活動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 有了目標, 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有了目標, 就有了方向, 就知道怎樣指導幼兒進行活動。
二、眼中有孩子:
所謂眼中有孩子, 就是要把孩子的發展放在首位, 知道我面對著什麼樣的孩子?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是什麼樣的?他們的繪畫基礎怎樣?他們的個別差異是什麼?……總之, 就是要十分清楚地瞭解自己所面對的孩子。 甚至是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異以及身體動作的發展等, 都對幼兒繪畫技能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 深刻地瞭解了自己的孩子, 就知道使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才有效;就知道對什麼樣的孩子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就知道對什麼樣的孩子做出什麼樣的評價。
Advertisiment
因此, 眼中有孩子能幫助我們更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繪畫技能的培養。 例如:繪畫活動《秋天的樹林》, 在備課時, 我設想了兩種繪畫的方式:一種是勾畫輪廓後用漸變的顏色來塗色, 另一種是用刮蠟的方法來進行繪畫。 在確定使用何種方式開展活動時, 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們, 估算了一下他們的繪畫水準, 如果選用前者, 效果應該不錯, 因為他們已經是大班的孩子, 具有較好的塗色能力;而如果選用後者, 效果可能稍遜色些, 但幼兒能接觸另一種繪畫的技能。 綜合多種因素後我選擇了後者。 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我用亮麗的范畫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 同時用當場示範引導幼兒瞭解其中的技能技巧, 從而為創作奠定了基礎。 也預示著良好的活動效果的產生。 由此可見, 只有把幼兒放在第一位, 才能使幼兒真正得到發展。

三、材料要豐富:
我們應認識到豐富多樣的繪畫材料與工具可以促進幼兒技能的發展, 豐富幼兒繪畫技能的表現。 這是幼兒學習技能的準備, 若教師單一地指導幼兒學習認識一種材料, 重複使用一種工具, 則幼兒只會掌握一種繪畫技能, 也相應地會削弱幼兒進行繪畫活動的興趣。 而幼兒對材料的性質和用途瞭解得越多, 那他對形狀、色彩、空間的認識也會更豐富。 因此教師在開展繪畫活動時, 首先要保證材料的豐富性,

Advertisiment
任何材料在美學意義上均有價值, 無論新與舊, 大與小, 粗糙與精細等等。 教師必須讓幼兒認識到無論何種材質, 只要運用得合理得當, 對畫面來說和諧美觀, 它就是合理的材料。 因此, 在繪畫活動中, 讓幼兒嘗試使用各種不同的繪畫材料與工具, 探索與討論各種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不同的美感表現力, 提高幼兒對多種繪畫材料的認識, 對培養幼兒繪畫活動的興趣, 提高幼兒繪畫的技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同時, 材料的選擇也對教師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 我們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還應注意:

(1)教師應在適當的時候介紹適當的材料給幼兒。

(2)要發揮每一種材料的獨特功效。

(3)教師要注意發展幼兒的個別技巧。

(4)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與需要,一次活動同時使用不同的材料,給幼兒自主選擇表達繪畫的材料與工具,使幼兒大膽探索使用多種繪畫工具,探索不同的繪畫技能。

四、指導有方法: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在他們眼裡,幾乎一切活動都是遊戲。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化的方式指導幼兒繪畫。皮亞傑曾說過:“兒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有效地滿足他個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個可以利用的活動領域,在這領域中他的動機並非為了適應現實,恰恰相反,卻使現實被他同化,這樣的活動領域便是遊戲。兒童進行的遊戲很多,繪畫也是這種遊戲的一種方式。”對孩子來說,繪畫本身就是一種遊戲。遊戲化的繪畫指導方式適合幼兒實際發展水準,能讓幼兒輕鬆地接受技能的指導。特別是一些幼兒難以掌握的、學習有難度的美術技能,教師應採用遊戲化的情景,兒童化的語言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獲得愉悅、新奇的情感體驗的過程中,提高參與繪畫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地接受技能的學習。例如:在《堆雪人》這個繪畫活動中,為了提高幼兒對這個繪畫內容的興趣,也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堆雪人時人物的不同動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用一個較大的玩具充當雪人,然後請若干幼兒模仿堆雪人的各種動作,讓其他幼兒仔細觀察同伴的姿態。這樣一來,幼兒都對現場模仿堆雪人的遊戲十分感興趣,同時也真正瞭解到了堆雪人時人物的動態,為正式繪畫奠定了基礎。

五、把技能學習與培養創造力整合起來。

新《綱要》下的美術教育觀,提醒了我們要擺正技能培養與幼兒創造性培養之間的關係。在不同觀念思潮的澎湃湧動下,幼兒美術教育技能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重視技能,忽略創造性培養,或不談技能,只求創造的教育觀念都是片面的,都會嚴重制約和阻礙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幼兒繪畫技能的學習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要和創造力的培養整合起來的。我們要在引導幼兒學好技能的同時,重視幼兒創造力的培養,鼓勵幼兒用心地畫,創造性地表現內心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認識。

另外,我們還應增加幼兒獲取生活經驗的機會,要多帶幼兒觀察自然與社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體驗社會生活的豐富與精彩。激發幼兒的繪畫創作靈感,鼓勵幼兒運用學到的繪畫技能,創造性地表達。

(4)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與需要,一次活動同時使用不同的材料,給幼兒自主選擇表達繪畫的材料與工具,使幼兒大膽探索使用多種繪畫工具,探索不同的繪畫技能。

四、指導有方法: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在他們眼裡,幾乎一切活動都是遊戲。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化的方式指導幼兒繪畫。皮亞傑曾說過:“兒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有效地滿足他個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個可以利用的活動領域,在這領域中他的動機並非為了適應現實,恰恰相反,卻使現實被他同化,這樣的活動領域便是遊戲。兒童進行的遊戲很多,繪畫也是這種遊戲的一種方式。”對孩子來說,繪畫本身就是一種遊戲。遊戲化的繪畫指導方式適合幼兒實際發展水準,能讓幼兒輕鬆地接受技能的指導。特別是一些幼兒難以掌握的、學習有難度的美術技能,教師應採用遊戲化的情景,兒童化的語言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獲得愉悅、新奇的情感體驗的過程中,提高參與繪畫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地接受技能的學習。例如:在《堆雪人》這個繪畫活動中,為了提高幼兒對這個繪畫內容的興趣,也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堆雪人時人物的不同動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用一個較大的玩具充當雪人,然後請若干幼兒模仿堆雪人的各種動作,讓其他幼兒仔細觀察同伴的姿態。這樣一來,幼兒都對現場模仿堆雪人的遊戲十分感興趣,同時也真正瞭解到了堆雪人時人物的動態,為正式繪畫奠定了基礎。

五、把技能學習與培養創造力整合起來。

新《綱要》下的美術教育觀,提醒了我們要擺正技能培養與幼兒創造性培養之間的關係。在不同觀念思潮的澎湃湧動下,幼兒美術教育技能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重視技能,忽略創造性培養,或不談技能,只求創造的教育觀念都是片面的,都會嚴重制約和阻礙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幼兒繪畫技能的學習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要和創造力的培養整合起來的。我們要在引導幼兒學好技能的同時,重視幼兒創造力的培養,鼓勵幼兒用心地畫,創造性地表現內心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認識。

另外,我們還應增加幼兒獲取生活經驗的機會,要多帶幼兒觀察自然與社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體驗社會生活的豐富與精彩。激發幼兒的繪畫創作靈感,鼓勵幼兒運用學到的繪畫技能,創造性地表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