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

幫助幼兒確立自我, 促進自己適應環境

幼稚園的孩子由於年齡小、自我意識水準低, 不能正確估計和評價自己。 幫助幼兒確立自我意識, 使其正確地估計自己和別人, 恰當地認識和處理自己和周圍人之間的關係, 相信自己, 增強自信心。 特別是要保持個人和環境的心理平衡, 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從而使幼兒能順利地步入心理健康發展的軌道。

(1)克服自負心理

自負是指孩子過高地估計和評價自己的表現。 例如班上有個別幼兒, 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較“能幹”而常常受老師表揚, 就趾高氣揚, 目中無人,

Advertisiment
不願意與他人一起玩。 對此教師可通過故事《誰的本領大》、《不驕傲的孩子》等進行教育疏導, 指導幼兒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幫助幼兒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領, 只有團結協作, 互相幫助, 才能使各人的本領得到最好地發揮。 並教育幼兒“不管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別人好, 還是生活條件比別人優越, 都不能瞧不起別人, 不可以驕傲自滿”。 逐步讓孩子們懂得“虛心使人進步”的道理。

(2)戰勝自卑心理

自卑的幼兒總是不相信自己, 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 教師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並採取相應的教育對策:①要引導孩子重新看待和估計自己, 幫助他們把自己比同齡人做得更好的事找出來, 做出合理客觀的評價。 ②引導孩子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長”,

Advertisiment
而要不斷使自己“揚長避短”。 同時教師應提供給孩子表現和鍛煉的機會, 安排一些適合他們特點、愛好和能力的活動, 讓他們把事情做好, 從而提高自信心。 ③針對孩子的弱點, 要指導其主動求得別人的幫助, 不可因害怕自己不如別人而自我封閉。

(3)消除嫉妒心理

有的孩子不願意別人比自己強, 看到別人取得成績或獲得進步時, 臉上就不高興, 心理就不平衡。 這時, 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懷和説明。 作為教師也有責任對其進行耐心細緻的教育和心理疏導, 以期幫助孩子增強“消除嫉妒心理”的自信心和能力。 首先應觀察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交往活動等實情, 找出容易產生嫉妒心理的各種因素。 留心觀察孩子日常的言談舉止,

Advertisiment
及時發現並制止嫉妒心理的萌芽。 其次是平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心理教育, 如通過故事《不嫉妒別人》等形式, 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嫉妒心理的危害性, 教育幼兒善於學習同伴的優點, 啟發誘導幼兒:每個孩子都在爭取進步, 自己也會不斷進步。 當別人進步時, 自己不生氣, 不嫉妒, 而要迎頭趕上, 爭取進步。

加強意志力磨練,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由於家長的包辦代替和嬌寵溺愛, 許多幼兒的抗挫能力較差, 心理承受能力低下。 必須加強意志磨練, 提高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分析和討論, 提高幼兒對生活中困難和挫折的認識, 增強抗挫能力。 可以講述英雄人物歷盡艱險戰勝困難的故事;介紹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Advertisiment
使幼兒明白: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 隨時都會遇到困難的, 人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總之, 教師要提供更多的機會, 使孩子從小多接觸困難, 以增強戰勝困難的毅力。 多承受挫折的磨練, 以堅韌不拔的意志。 久而久之, 孩子就知道做事不易, 世事艱難。 這就培養了孩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等優良的心理品質, 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

營造健康心理氛圍, 滿足正當心理需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