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心理學認為, 心態決定命運, 細節決定成敗, 習慣成就未來。
2、良好的習慣的形成, 往往在孩子的時代。 所以從小就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形成初步的時間和紀律觀念。
3、讓孩子按時起床、吃飯, 如果孩子不配合, 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上班, 不能遲到, 而不要遷就孩子。 適當的約束可以避免孩子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意識。
2 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1、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培養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 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兒童生活態度積極、主動, 他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
Advertisiment
2、如果生活在充滿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 如家庭成員關係不和, 經常吵架, 在這種環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對人不信任, 有的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
3、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才能去影響孩子。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中, 家長不僅要努力地為生活而忙碌、工作, 回家之後還要面對活潑、好問、好動的孩子, 這時請千萬打起精神隨時隨地做幼兒的表率, 以耐心的態度引導他們, 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態度對待他們,
Advertisiment
3 巧用兒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1、小班幼兒年齡小, 喜歡接受老師親切、易懂的語言。 因此我經常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培養他們的生活行為習慣。
2、在培養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時, 我就一邊走一邊說兒歌:“小朋友, 走呀走, 跟著老師往前走, 不回頭不掉隊, 一個跟著一個走”。 幼兒邊學說兒歌邊走, 經過幾次練習, 他們就能做到一個跟著一個走了。
3、在飯前便後洗手時我教幼兒一邊洗一邊說兒歌:“挽起衣袖, 打濕小手, 香香肥皂, 擦擦小手, 搓搓手心, 搓搓手背, 小手開滿朵朵白花, 清清水兒, 流過手心, 一二三, 甩三下, 小手洗得真乾淨。 ”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之中根據兒歌引導的步驟完成了洗手。
Advertisiment
4 在遊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1、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 因此, 我利用遊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生活習慣培養。 讓幼兒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
2、在幼兒剛入園時, 我組織他們玩“找朋友”的遊戲, 引導認識自己的標記, 並能找出自己的標記朋友, 這就讓幼兒很快地記住了自己的標記, 學會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等物品。 我們還通過智力遊戲“猜猜我是誰”, 來加深幼兒對班上老師的認識, 對小朋友的認識, 增進與老師、小朋友的感情。 另外, 幼兒在玩玩具後容易亂扔、亂放, 如果我們老師替他們收拾玩具, 一手包辦代替, 那幼兒的好習慣是很難培養的。
Advertisiment
3、當幼兒在收拾玩具的時候我就說:“玩具寶寶累了, 我們送玩具回家休息吧。 ”如果有些孩子動作較慢, 或者還想玩時, 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說:“我的寶寶怎麼還沒有回家呢?”這時幼兒就會很快地將玩具送回來。 通過這樣反復的遊戲, 幼兒知道什麼玩具該送什麼地方, 逐步培養幼兒玩具哪裡拿哪裡放的好習慣。
5 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1、在我們小班, 有的幼兒在家裡一個樣兒, 在幼稚園又是一個樣兒, 這樣, 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是不利的。
2、作為老師要向家長們及時瞭解幼兒在家的情況, 並對家長提出有關教養幼兒的具體要求, 比如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等,
Advertisiment
3、只有家園共同配合, 做到目標一致, 才能讓幼兒好習慣的養成得到持續發展。
總之,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它需要教師有長久的耐性、堅實的態度、和藹的言語, 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只要我們持之以恆, 我堅信, 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會幫孩子走好邁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