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練鋼琴的好習慣

大部分的孩子在家, 寧可長時間的看動畫片和玩遊戲也不願意彈琴, 對於練琴失去興趣, 甚至覺得靠近鋼琴一秒鐘都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更別說在鋼琴前彈琴了, 這個問題成為了很多家長煩惱的事, 我們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練琴的好習慣? 

不知道星寶寶有多少琴童寶寶呢?如果沒有開始的家長也可以看看, 同時計畫一下能否堅持。  

習慣一:
彈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 不要太用力。 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準備運動, 能使你更快地進入彈琴狀態。 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Advertisiment

習慣二:
堅持每天彈一段哈農。
只要你開始彈哈農了, 就堅持每天彈一段。 這樣, 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 也能使你的水準不至於退得太厲害。 對初學者來說, 每天彈哈農更能保持穩定的進步。
習慣三:
尤慢至快。
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 我就不說了。 總之, 慢練就是王道。
習慣四:
第一遍彈就重視譜子上的每一個符號。
許多人第一遍彈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 然後在彈熟後改, 其實在第一遍彈時就注意表情符號更能加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五:
彈琴時備一支鉛筆。
很多時候譜子上並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 這時候, 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 記住要用鉛筆,
Advertisiment
不然寫錯很難改哦!
習慣六:
沒彈熟一首曲子前少聽錄音。
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 沒彈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致我們去模仿錄音, 從而盲目追求速度, 並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七:
學會分段練習, 單獨揪錯。
不要每次都從頭彈到底, 第一遍彈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 熟悉一段以後再練下一段。 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 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 分段練習也更有利於曲子的整體把握。
習慣八:
儘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論彈什麼曲子, 不論用什麼速度彈, 儘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也許有人會說:速度上去了, 手型就沒法保證了。 其實不然, 能在高速彈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檢驗基本功是否扎實的標準之一。
PS:在你沒有達到大師級水準前,
Advertisiment
不要問為什麼錄像裡鋼琴家的手型、觸鍵並不符合要求。
習慣九:
彈與自己水準相近的曲子。
很多人喜歡彈超出自己水準很多的曲子, 這樣做其實是有害而無益的。 曲子超出自己水準很多, 你就很難保證自己技術處理上的準確性, 甚至會有大量的錯音。 而且以後即使有水準彈奏這曲子了, 也很難改回來。 (這是我血的教訓)
習慣十:
學會背譜。
很多好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有目的的背譜。 這並不僅僅是在鍛煉你背譜的能力, 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 這樣既能提升對曲子的理解, 也可以偶爾在人前“秀”一下。 (我從小就吃這個虧...)
習慣十一:
明確每天練琴的目標, 不要同時練很多曲子。
和學習工作一樣,
Advertisiment
練琴也需要有目標。 比如確定今天要練熟曲子的某一段, 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來等等。 不要盲目地同時練很多曲子, 囫圇吞棗式的練習會使你感到進展緩慢。 相比之下集中突擊一到兩首曲子效果會好很多。
習慣十二:
嚴謹至上, 切忌得過且過。
彈琴不嚴謹可以說是業餘彈琴者的通病。 彈琴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點, 這時千萬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理, 每啃下來一個難點, 水準就上個臺階。
習慣十三:
經常返工以前彈過的曲子。
所謂“溫顧而知新”, 我已經彈過的曲子並不代表我已經真正掌握它。 許多樂曲理解、技術處理上的要點第一次彈完曲子時並不一定會理解, 都需要在水準更進一步後, 靠返工來鞏固、認識。
Advertisiment

習慣十四:
避免超負荷的練習。
今天就看到一個“彈琴彈到手疼”的帖子, 或許是練習方法上的問題, 但超符合練習也會導致手疼。 雖然苦練、多練的確有利於技術的進步, 不過也要有個度, 彈的過多也會傷手, 反而不利於進步。
習慣十五:
學會保護雙手。
很多男同胞都喜歡打籃球、攀岩等等戶外體育運動, 其實這是很容易傷到手的。 輕則韌帶拉傷, 重則骨折, 這對我們彈琴者來說是致命傷。 (我的鋼琴老師曾明令禁止打籃球)許多女孩子都喜歡留長指甲, 這也是彈琴的大忌。

星寶寶小編說:要讓孩子有彈琴的興趣, 就應當先讓孩子感受到音樂也像動畫片一樣的有聲有趣。 因此, 平時可以買一些帶動畫的古典音樂VCD或DVD, 同孩子一起欣賞邊看邊聽, 不知不覺的對音樂的形象性有了潛意識的瞭解。

多多鼓勵孩子,為其建立自信,利用別的學琴自覺和彈得好的孩子做榜樣,來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孩子,在這種競賽促進學習的人文環境下自覺彈琴了。

不知不覺的對音樂的形象性有了潛意識的瞭解。

多多鼓勵孩子,為其建立自信,利用別的學琴自覺和彈得好的孩子做榜樣,來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孩子,在這種競賽促進學習的人文環境下自覺彈琴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