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是父母們關心的問題, 同時也是父母平時往往忽視的, “電視機和貓咪有什麼不一樣?”寶寶一臉認真地發問。 “笨!這還用問嗎, 不一樣就是不是一樣!”爸爸一副近乎不屑的眼神把孩子從電視機跟前抱走。 “怎麼會不一樣呢?它們都會動, 都可以發出聲音, 都會 ‘睡覺’……”寶寶喃喃自語著。 面對如此寶寶的疑問, 回想一下, 為人父母的你是怎麼做的呢——是如同于上面的父母, 還是願意坐下來和寶寶一起去探索, 去發現, 並耐心聽聽他的想法呢?如果是後者, 那麼就值得慶賀了, 因為你已經為孩子提供了一把開啟創造力之門的鑰匙。
Advertisiment
幼兒固然不可能像科學家那樣地發明創造, 不可能像文學家發表新作, 亦不能像理論家那樣旁徵博引、著書立說……, 但幼兒的思考同樣也具有創造力。 世界上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 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已顯示出創造力的萌芽。 比如膾炙人口的“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以及高斯“求1到100之和”的特殊解法, 都說明這些偉人從小就已具創造性思考的能力。 實際上, 每個人都具備創造力, 只是或多或少的差異而已, 沒有人是完全不具備創造力的。 通常幼兒的創造力是很活躍並具有創造性的。
Advertisiment
有項研究發現, 幼稚園小朋友的創造力是小學生的2.7倍;小學生的創造力是初中生的1.76倍;初中生的創造能力又是高中生的1.36倍;由此我們似乎可以推論, 人類的“創造力”是逐年齡遞減的。 面對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父母應當怎樣做才能將幼兒的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 以至讓其開花結果呢?做一位有創造力的父母 也許做父母的會擔心自己沒有創造力, 或者覺得探討創造力好難, 如此信心不足何以引導寶寶呢?事實上, 做一個有創造力的父母, 態度比技能重要多了。
這裡給年輕的爸爸媽媽一些教養寶寶的小建議:
1、以寬容的心去接納孩子不同的意見和行為。
當孩子提出和你不一樣的想法時,
Advertisiment
2、培養孩子的興趣, 鼓勵孩子自覺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期是寶寶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為旺盛的時期, 凡事都要問個為什麼, 直到弄個通透為止。 這時他的興趣還未定型, 引導孩子多觀察客觀世界, 多鼓勵孩子求知欲望, 有助於孩子的學習。 我們可以看到, 許多有造詣的人大多不是父母或老師所教的, 而往往是他們對某一方面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
Advertisiment
3、避免告知孩子最佳的做事方法, 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模式去玩。
當你一旦告訴孩子最佳的方式時, 其實就在暗示:1)你早就知道這個方法了;2)孩子還不知道;3)下次孩子就會直接來問你最佳的方法是什麼, 他自己就不會再去費力探索了。 想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 必須從孩提時代培養堅定的獨立性。 要告訴孩子, 只要自己感覺要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 就不必在意父母或他人的臉色如何。 倘若任何事都要依靠父母或徵求父母的同意,
Advertisiment
4、給孩子一個充滿民主的家庭氛圍, 幸福的家園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最佳土壤。
父母如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 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家庭裡成長, 孩子的智慧自然就能獲得啟發, 創造力就源源不絕了。 給寶寶一個自己的私密空間, 允許孩子在學習中犯錯, 多用讚美和鼓勵的語言, 讓孩子心情開朗。 當然, 使用讚美也要看時機, 一定要寶寶有好的表現時才讚美, 胡亂讚美則是不可取的。
0~2歲:前創造期
0~2歲的寶寶還處於直覺行動思維階段。 直覺行動思維, 就是主要以直觀的、行動的方式進行思考。 這種思考的進行離不開寶寶對物體的直接感知,也離不開他自身的實際動作。這個時期,你要做的就是讓寶寶多多運動,接觸各種物品,在實際操作中啟發智慧。
1、用觸摸、抓、舔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
一般來說寶寶會在3個月的時候能挺直脖子,也在此時,寶寶開始留心周圍的世界。4個月時,會伸手去抓他偶然碰到的東西。一旦手裡抓到東西便會拿到嘴裡來舔。這些動作和成人用視覺或觸覺認知事物的性質是相同的。此時的寶寶最發達的就是嘴巴,通過嘴巴舔能夠給他以快感,帶來滿足並維持其內心的安全感。但是,這時的他還不能區分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東西,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把那些擔心寶寶咽下的東西收好,不要放在他身邊。
2、邊換尿布邊和寶寶交談。
當寶寶開始會想用手去拿什麼東西,或是想翻身時,這一刻換尿布對媽媽來說就會變成一件苦差事。此時,你最好讓寶寶拿個球,做出各種滑稽誇張的表情,對他說:“尿布濕了,寶寶會覺得不舒服,該換尿布了……”通過隨時隨地的交談,還可以刺激寶寶的發聲和語言。
3、利用手部遊戲促進思考力。
這個時期的寶寶往往要在某一個特定動作產生相同結果的重複體驗中,逐漸學會思考應如何動手。借由“這樣做就會變成這樣”(手段——目的)關係之理解以及好奇心的滿足,促使他想進行更深一層次的探索。這時可以讓寶寶反復進行手部動作的練習,當手越會做一些精細的操作時,寶寶的思考就越發達。
4、通過拋物帶來的結果,讓寶寶獲得快樂。
1歲左右的寶寶常常把湯匙丟到地上,有耐心的媽媽在撿回數次給他以後,他照舊扔出去。這時,細心的媽媽就會發現,由高處、由低處,扔到自己的正下方,扔到離自己有一段距離的地方,他會改變各種扔出的方式,借此找出最好玩的方法。他看著自己做的事情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從中知道東西的性質。經過這些嘗試,寶寶能夠清楚玩具和自己的不同,不再將玩具往自己嘴巴裡送,慢慢學會用合適的方法玩那些玩具。比如,逐漸知道杯子是用來裝東西的容器,球是當做滾動的東西用的。
5、先做示範讓他看,再讓他自由發揮。
1歲半以後,寶寶的模仿能力大大增強,他可以學著自己吃、自己睡、自己玩。如果你拿小棍敲瓶子給寶寶看,這時他就會想要自己玩了。等他厭倦了那些簡單的敲敲打打,寶寶就會自己“發明”一些新的玩法,哪怕只是叮叮噹當的雜亂聲響,他也會玩得樂此不疲。
2~4歲:創造力的萌芽
2歲的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會用反抗來表達心中的不滿了。這時,你可能會覺得以前那麼可愛的寶寶,現在開始“反抗”了。但是就寶寶來看,他只是處在反抗——自我主張的兩難境地之中。通過頂撞媽媽的要求,他可以自我決策,培養自我判斷的能力。此時寶寶的思維正處於從依靠實物向依靠頭腦中事物的表像過渡的階段。聯想力也剛剛萌發,媽媽要給寶寶大量的感官刺激,讓孩子積累更多的直接經驗。
1、積木的妙用。
積木具有多種功能,它可以刺激寶寶的運動能力、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2歲之後的寶寶開始嘗試著做一些簡單的造型,他往往會先想一想,才動手做,然後再做出漸漸複雜、漸漸大體積的“建築”。當寶寶自己堆積木時,你不要隨便插嘴、插手,寶寶搭的東西像不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投入其中專心地去做。如果你中途打擾他,寶寶想做的願望和創造力都會隨之瓦解
2、手工勞作。
拼貼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是一種很適合的活動,因為它可以在寶寶興趣和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快速完成,而撕、貼也可以促進小肌肉的發展。舊報刊、衛生紙都是很好的的拼貼材料,當寶寶熟練拼貼技巧之後,其他材料也可加入,如大紐扣、不同顏色、材質、形狀的紙張或布料,要注意的是,材料必須是安全的,不能有銳角,也不宜過小。
3、玩分類遊戲。
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能夠根據物體的外部特徵來認識和區分事物,雖然這種能力水準還很低,但是這時父母就可以通過一些動腦遊戲來促進寶寶創造力的發展。平時提供給寶寶一些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物品,比如小汽車、湯匙、迴紋針等,讓寶寶發覺它們共同特徵對其分類,並鼓勵寶寶按不同標準去重複分類;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等材料,讓寶寶能依其特性分類。
4~6歲:創造力的發展
隨著活動經驗的增加、語言的豐富,這個時期寶寶的思維逐漸從動作中解脫出來,表像在思考的過程中所占的成分也越來越大。創造力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時的寶寶就像一個發明家,試圖把頭腦中的想像轉化成可適用於外界的實際行動,這也就需要努力、智慧和毅力了。
1、動手組合。
許多發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上加一點功能,如筆加指揮棒,變成了“指示筆”。你可以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而成的,然後再讓其思考還有哪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另外,還可以用圖片或字片語合成故事;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眾多的空瓶罐都可以讓寶寶隨心所欲地進行組合。
2、想像力的練習。
寶寶喜歡假扮各種動物或是其他事物,這些想像遊戲對發展孩子的身體動作和創造力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你先扮成一座山,雙腳交叉坐在地板上,或是用你覺得舒服的姿勢坐著,然後慢慢地舉起你的手臂做山峰。當你保持這種姿勢時,要讓寶寶去“假裝”他也是一座雄偉寂靜的山,還可以讓寶寶描述在你這座“山”上都看到了什麼。
3、運用媒體資料讓孩子進行動手再創造。
有些孩子看了影片或者聽了錄音帶以後可以提升其學習的效果。你可以讓寶寶將自己的作品——繪畫、手工製作用相機拍下來並且製作成冊;如果你家的寶寶喜歡說故事或是重複述說喜愛的事件,那麼在每次說的時候請寶寶將它錄下來;出去玩時,不要忘了帶個可擕式DV,不僅可以讓你們的遊玩回味無窮,還可以發揮寶寶的想像,創編出新故事,也能給他的遊戲提供靈感。
要讓寶寶具有創造力,父母首先要自我解放,做到“心情開放、容易溝通、管教得法有彈性”,這樣的父母才能真正成為寶寶的“創意伯樂”。希望每一個年輕爸媽都能成為創意寶寶的父母,讓我們的孩子發揮出創造的潛能!
這種思考的進行離不開寶寶對物體的直接感知,也離不開他自身的實際動作。這個時期,你要做的就是讓寶寶多多運動,接觸各種物品,在實際操作中啟發智慧。1、用觸摸、抓、舔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
一般來說寶寶會在3個月的時候能挺直脖子,也在此時,寶寶開始留心周圍的世界。4個月時,會伸手去抓他偶然碰到的東西。一旦手裡抓到東西便會拿到嘴裡來舔。這些動作和成人用視覺或觸覺認知事物的性質是相同的。此時的寶寶最發達的就是嘴巴,通過嘴巴舔能夠給他以快感,帶來滿足並維持其內心的安全感。但是,這時的他還不能區分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東西,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把那些擔心寶寶咽下的東西收好,不要放在他身邊。
2、邊換尿布邊和寶寶交談。
當寶寶開始會想用手去拿什麼東西,或是想翻身時,這一刻換尿布對媽媽來說就會變成一件苦差事。此時,你最好讓寶寶拿個球,做出各種滑稽誇張的表情,對他說:“尿布濕了,寶寶會覺得不舒服,該換尿布了……”通過隨時隨地的交談,還可以刺激寶寶的發聲和語言。
3、利用手部遊戲促進思考力。
這個時期的寶寶往往要在某一個特定動作產生相同結果的重複體驗中,逐漸學會思考應如何動手。借由“這樣做就會變成這樣”(手段——目的)關係之理解以及好奇心的滿足,促使他想進行更深一層次的探索。這時可以讓寶寶反復進行手部動作的練習,當手越會做一些精細的操作時,寶寶的思考就越發達。
4、通過拋物帶來的結果,讓寶寶獲得快樂。
1歲左右的寶寶常常把湯匙丟到地上,有耐心的媽媽在撿回數次給他以後,他照舊扔出去。這時,細心的媽媽就會發現,由高處、由低處,扔到自己的正下方,扔到離自己有一段距離的地方,他會改變各種扔出的方式,借此找出最好玩的方法。他看著自己做的事情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從中知道東西的性質。經過這些嘗試,寶寶能夠清楚玩具和自己的不同,不再將玩具往自己嘴巴裡送,慢慢學會用合適的方法玩那些玩具。比如,逐漸知道杯子是用來裝東西的容器,球是當做滾動的東西用的。
5、先做示範讓他看,再讓他自由發揮。
1歲半以後,寶寶的模仿能力大大增強,他可以學著自己吃、自己睡、自己玩。如果你拿小棍敲瓶子給寶寶看,這時他就會想要自己玩了。等他厭倦了那些簡單的敲敲打打,寶寶就會自己“發明”一些新的玩法,哪怕只是叮叮噹當的雜亂聲響,他也會玩得樂此不疲。
2~4歲:創造力的萌芽
2歲的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會用反抗來表達心中的不滿了。這時,你可能會覺得以前那麼可愛的寶寶,現在開始“反抗”了。但是就寶寶來看,他只是處在反抗——自我主張的兩難境地之中。通過頂撞媽媽的要求,他可以自我決策,培養自我判斷的能力。此時寶寶的思維正處於從依靠實物向依靠頭腦中事物的表像過渡的階段。聯想力也剛剛萌發,媽媽要給寶寶大量的感官刺激,讓孩子積累更多的直接經驗。
1、積木的妙用。
積木具有多種功能,它可以刺激寶寶的運動能力、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2歲之後的寶寶開始嘗試著做一些簡單的造型,他往往會先想一想,才動手做,然後再做出漸漸複雜、漸漸大體積的“建築”。當寶寶自己堆積木時,你不要隨便插嘴、插手,寶寶搭的東西像不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投入其中專心地去做。如果你中途打擾他,寶寶想做的願望和創造力都會隨之瓦解
2、手工勞作。
拼貼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是一種很適合的活動,因為它可以在寶寶興趣和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快速完成,而撕、貼也可以促進小肌肉的發展。舊報刊、衛生紙都是很好的的拼貼材料,當寶寶熟練拼貼技巧之後,其他材料也可加入,如大紐扣、不同顏色、材質、形狀的紙張或布料,要注意的是,材料必須是安全的,不能有銳角,也不宜過小。
3、玩分類遊戲。
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能夠根據物體的外部特徵來認識和區分事物,雖然這種能力水準還很低,但是這時父母就可以通過一些動腦遊戲來促進寶寶創造力的發展。平時提供給寶寶一些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物品,比如小汽車、湯匙、迴紋針等,讓寶寶發覺它們共同特徵對其分類,並鼓勵寶寶按不同標準去重複分類;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等材料,讓寶寶能依其特性分類。
4~6歲:創造力的發展
隨著活動經驗的增加、語言的豐富,這個時期寶寶的思維逐漸從動作中解脫出來,表像在思考的過程中所占的成分也越來越大。創造力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時的寶寶就像一個發明家,試圖把頭腦中的想像轉化成可適用於外界的實際行動,這也就需要努力、智慧和毅力了。
1、動手組合。
許多發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上加一點功能,如筆加指揮棒,變成了“指示筆”。你可以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而成的,然後再讓其思考還有哪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另外,還可以用圖片或字片語合成故事;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眾多的空瓶罐都可以讓寶寶隨心所欲地進行組合。
2、想像力的練習。
寶寶喜歡假扮各種動物或是其他事物,這些想像遊戲對發展孩子的身體動作和創造力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你先扮成一座山,雙腳交叉坐在地板上,或是用你覺得舒服的姿勢坐著,然後慢慢地舉起你的手臂做山峰。當你保持這種姿勢時,要讓寶寶去“假裝”他也是一座雄偉寂靜的山,還可以讓寶寶描述在你這座“山”上都看到了什麼。
3、運用媒體資料讓孩子進行動手再創造。
有些孩子看了影片或者聽了錄音帶以後可以提升其學習的效果。你可以讓寶寶將自己的作品——繪畫、手工製作用相機拍下來並且製作成冊;如果你家的寶寶喜歡說故事或是重複述說喜愛的事件,那麼在每次說的時候請寶寶將它錄下來;出去玩時,不要忘了帶個可擕式DV,不僅可以讓你們的遊玩回味無窮,還可以發揮寶寶的想像,創編出新故事,也能給他的遊戲提供靈感。
要讓寶寶具有創造力,父母首先要自我解放,做到“心情開放、容易溝通、管教得法有彈性”,這樣的父母才能真正成為寶寶的“創意伯樂”。希望每一個年輕爸媽都能成為創意寶寶的父母,讓我們的孩子發揮出創造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