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對5歲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5歲兒童的心理教育很關鍵, 我們主要從五歲寶寶心理特徵來進行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孩子到了5至6歲竟然有這麼大變化‍‍

(一)五歲兒童心理特徵

1、愛學、好問

好奇心是學前兒童的普遍心理特徵, 但5歲兒童的好奇好問卻是不滿足於表現性的現象, 他們已能注意到一些較深或是相關聯的現象, 喜歡追根問底, 思維更活躍, 有著很強烈的求知欲, 好學心。 五歲兒童好學好問表現在問各種問題, 自發的觀察, 動手嘗試, 拆卸、探究等活動來越多。

2、抽象思維發展

5歲兒童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但抽象邏輯思維已經明顯地發生了,

Advertisiment
已經能進行一些更加概括的思維和邏輯抽象的思維活動了。 比如可以從多角度對物體進行分類。  

3、會話性講述能力明顯進步

會話就是指談話或對話的能力。 講述是指個人獨自敘述事情或是講述故事的能力。 講述要求敘述完整, 語言連貫。 5歲以後兒童基本可以用清楚連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或是和他人用語言交往了。 他們能把一件事說清楚、講明白。 5歲兒童詞彙量已明顯增多, 掌握了大量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連詞、數量詞等。

4、有意行為的增多

有意行為在四歲已經出現, 到五歲有意性有了發展。 兒童可以有意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活動。 有意行為增多對兒童入學後學習和獨立生活都是必要的準備。

Advertisiment

5、個性初步形成

個性是人的較穩定的具有一定傾向的心理活動的總和, 主要表現為自我意識性格和能力等心理成分。 兒童進入3歲後隨著各種心理過程逐漸發展, 個性便開始形成, 但這個緩慢的過程, 到了5歲以後個性特徵便有了較明顯的顯現, 但還遠沒有定型。 5歲以後兒童開始出現相對穩定的興趣, 如愛玩積木、愛玩足球、愛畫畫等。 5歲以後兒童的榮譽感、自卑感、羞愧感、嫉妒心、好強心等都比以前年齡更加明顯、更加顯露, 不同兒童也有所不同, 在群體中怎樣擺正自己、怎樣估計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等等, 都已經有了初步的傾向。

5歲兒童的性格特徵已有明顯差異, 已開始表現出順從的、衝動的、懦弱的、好表現的、攻擊的、內向的、外表的以及依賴的等各種不同性格特徵。

Advertisiment
在能力方面, 無論是運動、操作、智力, 還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等, 由於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環境教育等因素的綜合作用, 兒童發展到5歲時能力差別已經明顯。 這種能力方面的不同特徵, 就構成了兒童的個性差別的一個顯著標誌。  

(二)五歲兒童的教育

1、採用遊戲方法發展兒童各種能力

從兒童日常生活中選擇遊戲的題材, 考慮到兒童的發展及興趣由成人編成一些遊戲。 在愉快的遊戲中兒童的各種能力都可以自然的發展。

2、利用生活中的機會, 讓兒童懂得更多的事理

五歲兒童心理的發展已有可能也有必要讓他們知道更多的知識經驗和生活事理,

Advertisiment
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 所以應該十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機會, 自然的告誡兒童一些事理, 包括物品的性能、事物的因果關係、道德行為準則等。 要緊密地結合兒童日常生活中經常的或偶然間遇到的事, 向兒童簡單明瞭地講述其中的一些道理。 對5歲兒童提出的問題要十分重視, 要認真回答, 可以直接回答, 也可以和兒童共同討論得出答案。 每解決一個問題, 兒童便多獲得一個道理。

3、提供條件讓兒童做感興趣的有益的活動

五六歲兒童已有某些興趣傾向, 同時獨立性也有較大發展。 應儘量提供條件滿足兒童多方面的興趣。 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一般還是多種多樣的, 所以可在多種活動中進行調劑,

Advertisiment
以利於兒童多方面的發展。 成人認定的有益活動, 若兒童無興趣也不應逼迫兒童去做。

4、做好幼小銜接

6歲兒童即將進入小學, 在這一年中為兒童入小學做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正確理解的入學前準備是指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全面準備, 不是指讀寫算的提早訓練準備;這時要繼續關心認識能力的發展, 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多;關心兒童良好品德行為與性格的形成。 培養兒童學習和求知的興趣, 使其有上學的願望和心理準備。

幼稚園與小學的存在差異。 包括環境的差異;課程的差異, 活動內容與類型, 活動中的自由度都不相同;班集體的變化, 班級成員數量的增加, 成人數量相對減少, 成人與兒童接觸方式不同;人際關係的變化;新的活動與任務等等。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國家教委1990—1994週期合作專案《幼稚園與小學銜接的研究》表明,學前期向學生期過渡時,兒童身心發生一定質變的核心體現在社會性發展與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這兩個心理緯度上。兒童入學所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學習適應困難和社會性適應困難。社會適應性困難重要因素包括是否具有任務意識與完成任務的能力、是否具有規則意識與遵守規則的能力、是否具有獨立意識與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是否具有人際交往能力等。幼稚園與小學銜接的實質是兒童的主體適應性問題。“幼稚園與小學銜接之間的銜接點”應是兒童入學適應能力的培養,入學前的適應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幼兒的主動性。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國家教委1990—1994週期合作專案《幼稚園與小學銜接的研究》表明,學前期向學生期過渡時,兒童身心發生一定質變的核心體現在社會性發展與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這兩個心理緯度上。兒童入學所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學習適應困難和社會性適應困難。社會適應性困難重要因素包括是否具有任務意識與完成任務的能力、是否具有規則意識與遵守規則的能力、是否具有獨立意識與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是否具有人際交往能力等。幼稚園與小學銜接的實質是兒童的主體適應性問題。“幼稚園與小學銜接之間的銜接點”應是兒童入學適應能力的培養,入學前的適應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幼兒的主動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