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對付愛扔東西的“壞寶寶”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碰到這種情況, 對寶寶愛扔東西的行為很困擾, 但這是因為寶寶正完善手部精細發育, 所以才喜歡扔手裡的東西, 爸媽要理解寶寶並非而已亂扔東西, 所以沒有必要極力糾正更沒必要嚴厲斥責寶寶。

如果寶寶愛仍東西的行為真的造成了某些不好的影響, 需要家長糾正的話, 那麼家長要琢磨寶寶扔東西的心理, 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兒童心理學發展史上有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就研究發現, 嬰兒眼中的時節跟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當你把它的玩具拿走後, 他就會以為玩具消失了,

Advertisiment
只有過了1歲, 寶寶才會慢慢理解, 玩具被拿走並不會就永遠消失。

1.嬰兒對外界事物的探索依賴於籠統而片面的感知、表面而膚淺的認識, 所以寶寶會樂此不疲、不厭其煩的重複做一件事情、或者僅僅一個工作, 而成年人對於重複的動作則會感到厭煩, 但是寶寶扔東西其實是屬於感知世界的過程。

2.各個階段發展的寶寶玩什麼遊戲由他們的心理特點決定, 都有各自的遊戲行為特點。 1歲左右的寶寶愛扔東西就是與他心理發展水準相符合的遊戲行為, 對寶寶來講, 重複扔東西是一個有趣的遊戲玩法, 不需要大人的肯定理解, 這些遊戲其實也是發展寶寶想像力、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最初源泉, 所以大人不應該阻止寶寶這種“自發遊戲”,

Advertisiment
剝奪寶寶的自主權。

3.寶寶扔東西的重複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鍛煉手眼協調、抓握、找尋、溝通等能力, 這種蘊藏著教育契機的嬰兒遊戲應該得到家長的重視及配合, 可以順勢幫助寶寶掌握扔東西衍生出的知識, 比如東西仍在地上會發出聲音, 秋扔在地上會彈跳, 寶寶剛扔了什麼東西媽媽可以讓寶寶自己找找等。

4.父母參加到寶寶扔東西的“嬰兒遊戲”中, 其實也加強了寶寶和父母的身體接觸、眼神交流等溝通, 讓寶寶的情感需求和情緒得到滿足和發展, 強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如果父母積極回應寶寶的遊戲, 還會增強寶寶的信心, 使寶寶得到滿足, 積極的情緒為寶寶開朗的個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Advertisiment

可以選擇不易摔碎的玩具或餐具避免寶寶受到傷害

對於愛仍東西的寶寶, 家裡買的玩具和餐具就要儘量選擇不容易摔碎的材質, 這樣可避免孩子扔的過程中傷到自己。 寶寶用的飯碗可以選擇嬰幼兒專用的塑膠材質, 而玩具則可以選擇橡膠、塑膠、毛絨材質。 家裡易碎、貴重的物品要原理寶寶, 避免寶寶一時興起就摔得稀巴爛了。

可以轉移正沉迷於摔東西的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對扔東西這樣的重複動作有時能持續好長時間, 欲罷不能, 這時候為了爸媽可以拿有趣的東西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讓寶寶轉移過來, 比如發光或發聲的玩具就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