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對孩子講述“大道理”

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受他人歡迎的人, 尊重和關心他人, 誠實友善, 樂於分享……人生中的這些“大道理”, 怎麼能夠讓孩子聽進去, 並且成為他們自身的良好品質呢?
作為父母, 除了要以身作則, 用行動來引導孩子, 在日常的生活中, 恰當的教導也是不能少的。
例如當我們遇到孩子撒謊或者表現出無禮舉止的時候, 只是簡單對他說“不許這樣做”, 或者給他一個複雜的解釋, 這些都不能在他的腦海裡留下持久的印象。 那麼, 適合孩子年齡的教導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怎樣的說話方式才能向孩子傳授真正的價值觀,

Advertisiment
並且深入孩子的心靈呢?
大道理 1:公平——遊戲時遵守規則
棘手的難題:你和5歲的兒子正在玩那種撒色子看誰最先到達終點的遊戲, 可是他卻不按點數走, 為了自己能贏, 他把自己的小人一下子就放在了終點。 雖然你的初衷也是讓他贏, 但是你並不想對他的作弊行為加以肯定。
簡單的教導:不要用“作弊”、“耍賴”這些詞指責孩子, 而是要告訴孩子玩遊戲時應該公平、公正, 並且給他指出他應該到達的位置。 道理可以這樣來講:
“這樣走不合理, 對其他人不公平。 和我玩的時候我可以讓你這麼走, 但是當你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 你這樣走他們會很生氣, 因為你沒有遵守遊戲規則。 ”
或者對他說:“你想想, 如果沒有人按規則來玩遊戲,
Advertisiment
那結果會是什麼樣呢?”
大道理 2:感激——謝謝別人的好意
棘手的難題:你邀請朋友到家裡來做客, 朋友給你4歲的兒子帶來了一件禮物。 他打開看了一眼, 然後就把禮物扔在了一邊, 也沒說“謝謝”轉身就去玩了。
簡單的教導:期望四五歲的孩子懂得感激還為時過早, 你的朋友很可能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不必小題大做, 簡單講明道理就可以了。 告訴他:
“你先到這兒來, 我有話和你說。 阿姨送給你一件禮物, 你卻忘記對她說聲‘謝謝’了。 ”
如果你願意先讓他去玩, 過後再講道理也行。 可以在睡覺前再提起這個話題:“在我們家裡, 無論誰收到了禮物都應該說聲‘謝謝’。 ”如果你的兒子告訴你他不喜歡這件禮物, 那麼你就應該告訴他:“阿姨原以為你會喜歡的,
Advertisiment
所以才送給你這件禮物。 而且, 即便我們不喜歡別人送的禮物, 也該說聲‘謝謝’, 因為我們要謝謝別人心裡還惦記著我們。 ”
大道理 3:助人——在需要時説明別人
棘手的難題:晚飯過後, 你讓6歲的兒子幫你收碗筷。 他說累了, 拒絕幫你做家務。
簡單的教導:首先, 要求你的孩子先坐在椅子上別動, 然後告訴他:
“家裡的每一位成員都在為這個家出一份力, 使家裡更乾淨、更整潔。 你現在已經長大了, 也能夠為這個家做點什麼了。 如果你不想收拾桌子, 那麼我就列出一個清單, 寫下你能做的那些家務活, 然後由你自己來選擇你願意做哪個。 ”
或者對他說:“幫助別人能夠使別人生活得更輕鬆。 你還記得我幫你收拾好玩具的時候你的感受嗎?肯定和你自己收玩具的感受不一樣。
Advertisiment
現在, 你能幫幫我嗎?”
大道理 4:諒解——原諒他人的過失
棘手的難題:你5歲的女兒辛辛苦苦地搭好了一座大房子, 沒想到被她2歲的表弟一不小心碰倒了。 面對小表弟雙眼含淚的道歉, 你的女兒堅決不原諒他, 還大聲抱怨道:“太晚了!”
簡單的教導:允許你的女兒在原諒別人之前, 先發洩一下心中的怨氣, 然後再開始給她講明道理。
“你很傷心和氣憤, 我不會為這而責備你。 我知道你搭好這個房子很辛苦, 很不容易, 但這是一個意外。 你表弟還小, 他還不能像你一樣那麼小心翼翼做事情。 ”如果你的女兒仍然認為表弟是故意把她的傑作碰倒的, 那麼你就讓她回憶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時候也會無意之中把事情弄糟了,
Advertisiment
比如把牛奶倒在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