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一個網友來信, 講述了一個經常愛打扮成女孩的小男孩, 甚至擦脂抹粉的故事。 小信(化名)自幼被爺爺奶奶帶大, 因為家中沒有孫女於是經常讓小信穿裙子, 打扮成女孩。 網友很擔心這樣下去, 會對小信有不良影響, 來信請教。
專家解答:孩子一旦過了三歲, 就會有初步的性別認識。 小孩處於“性蕾期”階段, 會逐步認識、瞭解男女之間的差別, 並本能的對異性有著特殊的喜愛心理。 如果孩子沒有順利度過這階段, 不利於孩子性心理的發育, 在之後的成長階段也會存在一定的性問題。 希望家長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性別教育,
Advertisiment
小編在此也有話要說, 孩子的性別是天生的, 家長要正確教導孩子, 不能依照自身喜愛而模糊孩子的性別。 小信因為爺爺奶奶的錯誤教育, 混淆了自己的性別, 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資料顯示, “性蕾期”是指3歲左右的孩子處於一個性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 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3歲過後, 孩子自身也會意識到性別差異和男女相配的想法。 例如, 孩子玩過家家的時候, 男孩會主動扮演爸爸, 女孩會主動扮演媽媽。 除了在遊戲中的表現, 從孩子生活中的行為更能明顯看出。 男孩子會不自覺的學習爸爸的陽剛之氣, 女孩會不自覺的學媽媽的文靜賢淑。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的認知發生錯誤, 那麼就會出現“野小子”, “假丫頭”, 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不符。 這樣的孩子在之後與異性相處時, 會對男女關係的交往缺乏信心, 害怕與異性相處, 嚴重的還會出現異裝癖、易性癖。
希望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生理性別, 給予孩子正確的兩性教育。 切忌人為地模糊孩子的性別, 耽誤孩子的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孩子的成長, 不僅僅需要吃飽穿暖, 還需要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 家長要教導孩子, 正確的認識身體發育以及兩性差異。 希望小信的例子可以給大家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