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書上常常這麼形容養育孩子: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養大。 輪到自己做媽媽了才知道原來對於三歲以前的寶寶, 把屎把尿有多麼費心。 有個媽媽說, “每天為了能保證她乾爽的屁股, 我必須全天24小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猶如FBI特工, 可惜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常常在自認為安全的時段, 水漫金山場景就這樣出現了……”
看來, 把尿也是一門學問。 到底該從什麼時候, 怎麼樣給寶寶把尿呢?
15個月開始把尿比較好
很多媽媽急著要訓練寶寶大小便的習慣, 其實, 專家認為, 最好在寶寶15個月後再進行把尿,
Advertisiment
而西方兒科醫學界主流觀點則是:寶寶2歲, 再開始大小便訓練比較好。
西方專家認為, 孩子獨立進行大小便是一種相當複雜的行為。 孩子需要感到來自腸道或膀胱的刺激, 理解刺激的含義, 理解保持褲子乾淨和上廁所之間的關係, 告訴括約肌“要控制住”, 走到衛生間, 脫下褲子, 然後排泄。 因此, 西方專家建議父母:等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準備好後再開始訓練, 否則會給孩子帶來過多壓力, 給親子關係帶來緊張, 也會延遲完成訓練的時間。
但是, 西方的“不著急”也帶來了代價。 美國孩子差不多要花掉2000美元的紙尿片費用。
Advertisiment
寶寶要尿尿的信號
仔細觀察寶寶的話, 會發現, 寶寶想尿尿, 還是有跡可尋的。
每個寶寶都有屬於自己的表情, 當寶寶有了尿意時, 常常會表現得跟一般時不一樣, 比如打激靈, 也就是俗話說的“打尿顫”, 寶寶忽然身體有輕微的顫抖, 或者雙腿不自覺地擺動, 一般就有尿意。 比如在睡夢中突然扭動身體, 或嘰嘰咕咕時, 肯定是要小便了,
Advertisiment
另外, 一般的寶寶會在剛睡醒時和喝完奶15-20分鐘時, 最有尿意。
媽媽應學習細心觀察, 在寶寶發出信號時試著給寶寶把便, 這樣寶寶容易配合, 把便過程和諧而愉快。 如果媽媽對寶寶的信號置之不理, 該把便的時候不把, 那麼時間一長, 寶寶就會不樂意發出信號, 自行解決了。 而如果媽媽在寶寶沒有便意的時候把便, 則會造成以後寶寶把便時的不配合或反抗。
把尿貴在持之以恆
有經驗的媽媽說, 不管是把尿還是訓練寶寶坐尿盆, 最重點的一點是堅持, 要持之以恆。 每天可以固定地給寶寶把幾次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