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對特殊患兒的血管進行穿刺

如何對特殊患兒的血管進行穿刺?

(1)肥胖的孩子血管位置深而隱匿, 要根據解剖位置與觸摸相結合, 進針的角度稍大些, 並針對取血專案採取措施。 如做糖耐量試驗, C肽測定、胰島素釋放、皮質醇節律等試驗, 採用靜脈套管針穿刺並留置, 遵醫囑、按時間、準確多次的取血。 這樣既避免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痛苦, 又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

(2)營養不良過度消瘦的患兒, 皮下脂肪少, 血管較易滑動, 在穿刺時將進針角度變小, 在繃緊皮膚的同時, 沿血管方向快速進針, 防止血管受到刺激在皮下來回滑動。

(3)腹瀉脫水的患兒,

Advertisiment
血管彈性較差, 要選擇較粗、直的血管, 采血針刺入皮膚後速度宜放慢, 當感到阻力消失, 有突破落空感時稍等或放上一支真空采血管即可見到回血, 穿刺成功。

(4)長期患慢性疾病的患兒(白血病、腎病、結締組織病等)血管損傷嚴重, 觸摸時感到有緊繃和硬化感, 此情況說明, 靜脈內膜的瘢痕會給穿刺成功帶來很多困難。 遇到此種情況, 我們首先向患兒及家長瞭解以往血管使用情況, 為評估穿刺部位提供第一手資料, 同時作好解釋工作。 顯而易見的血管幾乎見不到, 只有尋找那些側支的細小靜脈, 選擇最佳穿刺點, 精心操作。 由於血管細小彎曲, 進針速度宜放慢, 進針角度不宜過大, 力求做到穩、輕、淺、准、慢, 見到回血立即固定好針翼,

Advertisiment
以達到理想的穿刺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