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入園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有的孩子入園後既興奮又高興, 有的孩子則恐懼、害怕、不愛與小朋友玩耍。 恐懼是人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加上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適應的過程。 因此當新入園的孩子表現出膽小畏懼, 老師和家長不要“過度重視”。 如果入園一段時間後還是如此, 家長和老師就該重視並想辦法讓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以“讚美”為主的方式教育孩子

建立和諧安全的家庭心理氣氛

建立和諧、安全的家庭心理氣氛對克服孩子恐懼心理非常重要。 孩子恐懼心理來自他們對外界的一種不安全感, 讓孩子感覺到安全,

Advertisiment
多給他們一些關愛, 讓他們明白有爸爸媽媽在什麼都不用害怕, 就會減輕孩子害怕的情緒。

對孩子的恐懼恰當地做出反應

對孩子的恐懼既不能滿不在乎, 也不能大驚小怪。 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 切勿責備、嘲笑或愚弄孩子。 如果用指責、批評、生氣來對待孩子的膽小, 只能讓孩子的焦慮情緒惡化。 如孩子開始懼怕黑夜, 罵孩子是膽小鬼, 嚇唬他不許哭, 絕不是好辦法。 當孩子聽到雷聲感到害怕時也不能說:“雷聲有啥害怕?別像個小孩子一樣長不大。 ”越是這樣, 孩子就越驚恐不安。 當然也不能孩子一害怕, 父母也跟著害怕, 這時父母的心態要自然平和, 可以和孩子說, 爸爸、媽媽小時候也像你一樣害怕這些, 長大了才不怕的。

Advertisiment

多與孩子溝通, 講明事情真相

經常給孩子講些常識是幫助他克服恐懼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懼怕某事物, 常常是因為無知。 一旦明白真相, 其恐懼心理便會自然消除。 如孩子恐懼雷電, 教師、父母可向孩子說明雷電產生的簡單道理, 讓孩子明白雷聲只是一種自然現象, 從而消除他對雷電的恐懼。 除了用語言給孩子講道理外, 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去實際觀察。 如對一個害怕黑暗的孩子, 你可以讓孩子聽聽風吹樹葉發出的響聲, 告訴他白天、晚上樹葉發出的響聲是一樣的, 孩子親自看到、聽到, 也就不會有奇怪的想法了。

用行為法改變孩子的恐懼心理

要經常、及時地讚賞孩子好的表現。 當孩子去接近曾經害怕的小兔子時,

Advertisiment
大人要及時鼓勵孩子的勇敢。 孩子敢獨自睡覺了, 要及時給予表揚。 在孩子害怕時也可用轉移注意法, 即當兒童看到、聽到懼怕的事物時, 用玩具或語言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使其注意力從懼怕對象上轉移, 忘掉恐懼。 孩子已經對某一事物比較害怕時, 也可以使用系統脫敏法——當孩子懼怕無須恐懼的事物時, 成人可誘導他接近所怕事物, 久而久之, 他便會見怪不怪。

用榜樣示範法改變孩子的恐懼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其言行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方面, 絕不能用魔鬼、妖怪、毒蛇、老虎等恐嚇類的話語刺激孩子;另一方面, 要以堅毅勇敢的行為影響孩子, 還可以多樹立一些身邊的榜樣, 如當身邊有孩子表現出勇敢、堅強的行為時,

Advertisiment
應及時給予表揚。 當然也可以借助影片、故事、圖書, 對孩子進行各種示範, 從而克服孩子的恐懼心理, 培養其勇敢、樂觀的個性。

當環境發生改變時, 要讓孩子瞭解並做好準備

在受到重大壓力和面臨巨大變化時, 如父母離婚, 孩子的恐懼心理往往會達到頂點, 此時, 一定要給孩子以恰當的幫助。 父母應該提前讓孩子瞭解變化, 並讓孩子認識到, 環境的變化不能改變他們對孩子的愛, 他依然是安全的, 不用害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