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視他的情感
如果孩子的感情在家中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尊重, 他就會變得更加自信, 在外面與他人交往也就更加容易, 今後處理人際關係、結交朋友也就能更加順利。 並且他們在幼稚園或者將來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 也會更加活躍, 成為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人。
事實上, 生活中很容易出現的狀況是, 父母對這麼小的孩子的情感經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忽視。 例如在孩子哭的時候, 沒有好氣地對他說說"這有什麼好哭的!""不許哭!"之類的話, 這樣只會挫傷孩子的感情。 孩子需要你幫他定義那些感情,
Advertisiment
為孩子詮釋情感
一個能夠懂得解讀他人面部或言語表情的孩子, 能夠與周圍的相處得更好。 因為他能夠捕捉那些情緒的資訊, 理解別人的情感, 體恤他人的心情。
平時, 讀書或者看畫報、報紙的時候, 如果有展示人物心情的圖片, 父母可以模仿人物的心情和語氣給孩子講述, 比如一邊和孩子一起看著《醜小鴨》, 一邊用關愛的語氣講述:"你看這個小鴨子怎麼了?下雪了, 它真冷啊!它都哭了!你問問小鴨子, 它冷不冷啊?"孩子會承接著你的感情和語氣問, 你就可以學著小鴨子可憐的聲音回應孩子:"我很冷啊!你願不願意給我一杯熱水喝?抱抱我呢?"用這種誇張和形象的方式,
Advertisiment
不要在孩子面前只做口頭老師
爸爸媽媽的行為對於孩子的影響, 要比語言大得多。 它會加深你對孩子的那些教導。 而反過來是一樣的--甚至更為嚴重, 如果你給孩子的資訊是負面的, 不僅會使他困惑, 對他的負面引導可能作用力更大。 俗話說"學壞容易, 學好難"。
如果父母在家裡經常為瑣事口角;在與的相處中不能相互包容, 總是發生爭執或者發牢騷;在公共場合, 例如買東西、乘公共汽車發生矛盾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及時對他不好的行為給予糾正
當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情感的時候, 這也必然會影響他的行為。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孩子做了一些壞事情, 並不是他們的故意的, 也許就是某些心理或者心情在作祟。 比如嫉妒或羡慕、比如委屈或者生氣、比如好勝或攀比等等。 當你發現他出現粗魯的行為的時候, 一定要立即給他指出來, 而且孩子光說"對不起"是不夠的, 還要讓他自己或者你幫助他解釋為什麼這樣做不好, 怎樣才是適當的。 可以幫孩子回憶某個類似的情景, 讓他自己能切身感受--"你搶走了冬冬的皮球, 他一定會很難過的。
Advertisiment
表揚很重要
一個很nice的人, 總是難得並招人喜歡的。 在孩子向別人表示出善意和關懷時候, 不要吝惜表揚。 表揚會給人自覺的動力, 愛心, 在孩子那裡也會逐漸從偶然, 變成"衝動", 再成為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