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幫助孩子糾正拖拉的習慣?

很多孩子都有拖拉的習慣, 但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是, 拖拉可能會導致他們在性格上顯得孤僻、抑鬱, 從而難以融入集體生活。

李蕭今年9歲, 人長得很可愛的樣子, 雖然小小年紀不至於有什麼煩惱, 但是眼神間總感覺有股憂鬱在流轉。 學校裡的他學習認真刻苦, 成績也一直很不錯, 但是很不受老師同學的歡迎。

為什麼呢?因為他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 好像對什麼都不那麼上心一樣。 比如, 同學叫他一起去做個什麼事, 他總是要磨蹭很久, 久而久之, 同學都不愛搭理他了, 也就不再叫他。

每天的課堂作業也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並上交給老師,

Advertisiment
於是經常惹得老師生氣, 為了他的拖拉還經常打電話給他的家長。 他的父母也是為此傷透了腦筋。

更讓其他同學不能接受的是, 在一次晚會遊戲中, 因為他的拖拉而導致他所在的遊戲小組輸了, 還輸得很慘。

結果可想而知, 同組的其他同學責怪他, 並說以後都不想和他一個組玩遊戲, 甚至後來也不再和他來往。 這也造成了他幾乎沒有朋友的現狀。

在我們的生活中, 李蕭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 他們做事情拖拖拉拉, 總是不急不緩、慢悠悠的, 可能小的時候並不見有什麼大毛病, 但是, 等到以後長大進入社會, 融入集體, 拖拉的惡習造成的弊端就會顯現出來。

孩子做事拖拉一般表現在:

Advertisiment

當一件事情擺在面前, 在預見到這件事情可能的困難之後, 總是選擇性地完成容易的部分, 至於可能有麻煩的那一部分放到最後處理。

對於環境, 可以說是適應性很強, 哪怕周遭亂七八糟, 也不會因此而整理下環境。 而且, 可以說沒有上進心, 對於新的任務接受能力不強。

如果明天要交作業, 肯定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 不加班熬夜完成作業心裡就不舒服;遇到一點小事就想逃避, 不願意面對;受到不公待遇, 哪怕自己是有理的, 也會忍氣吞聲。

遇到不好的事情總是從客觀找原因, 從不會想到可能是自身的原因;想法很多, 但是從不付諸行動。

以上就是孩子拖拉的一些表現。 如果您的孩子存在一點或者幾點, 請及時改正了,

Advertisiment
否則將一生碌碌無為。

假設您孩子的行為正好符合了拖拉的表現, 那麼父母該如何對症下藥, 幫助孩子改變這種不好的習慣呢?

孩子拖拉, 做事磨蹭, 父母急於幫助孩子糾正, 但要分清楚孩子的這種不良習慣來源於性格, 還是純粹生活習慣導致的, 做到對症下藥, 方能藥到病除。

在人的一生中, 最寶貴的當屬青春年華, 但同時也是最容易流逝的。 孩子在童年期, 活潑好動、記憶力旺盛、精力充沛, 正是學習的最佳時期。

而古往今來那些有所成就的人物, 都是懂得時間的重要性的。 因此, 要想幫助孩子擺脫拖拉的習慣, 首先就要讓孩子學會珍惜時間, 謹記“今日事今日畢, 當時事當時完”的時間管理理念。

不給孩子惰性心理留任何滋生的機會。

Advertisiment
這是至關重要的, 即時刻提醒孩子“明朝還有明朝事”, 從而將孩子的散漫扼殺掉。

細化出來可以有以下三條:

1、孩子寫家庭作業時, 可以嚴格規定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 把每次完成作業當做考試。

2、將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 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排列好, 這樣孩子在頭腦裡對當天的事情有個印象, 從而能很好地完成, 養成有條不紊的習慣。

3、無論大小事情, 都要讓孩子自己去承擔拖拉的後果。 比如, 出門前提醒孩子只給他十分鐘準備, 如果時間一到他還沒準備好, 那就可以將孩子獨自丟下。

因為孩子的拖拉會影響到以後性格的形成, 所以, 一旦發現孩子有了這種不良習慣, 請及時予以糾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