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和克服恐懼?

孩子總是膽小的, 因為世界上有太多他們不瞭解的陌生事物, 這讓他們難免產生恐懼心理。 家長千萬別小看孩子的“害怕”, 更不要逼迫或者譏笑他們。 該如何幫助他們面對和克服恐懼呢?

從恐懼到焦慮

恐懼是一種常見的心理, 它讓我們與危險保持距離, 但是過多的恐懼則會引發焦慮情緒, 如果焦慮情緒持續不散, 甚至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 那就會發展成為焦慮症。 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估計, 美國成年人當中有18%的人都患有焦慮症, 而平均發病年齡只有11歲。 13~18歲的青少年中, 有約1/4的人因為焦慮症會出現恐慌、強迫、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等問題。

Advertisiment
美國梅奧臨床醫學中心因此做了一個調查來研究, 小時候的恐懼對以後患焦慮症是否會有影響。 結果顯示, 兒童如果拒絕接觸他們懼怕的事物, 那麼以後將會變得比較容易焦慮。 雖然, 其中的大多數兒童並沒有真的患上焦慮症, 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問題時, 焦慮情緒會給他們帶來很多問題。

例如, 幾乎所有的兒童都會害羞, 這是因為他們恐懼與陌生人接觸, 如果一直無法克服這種恐懼, 拒絕主動融入團體或者結交新的朋友, 那麼他們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患上社會焦慮症。 而這種時候, 家長的作用非常重要, 如果家長一味縱容孩子回避他們害怕的東西,

Advertisiment
那麼焦慮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當然, 在引導孩子克服恐懼的時候, 家長應該做到柔和、冷靜, 注意孩子憤怒或者暴躁的情緒, 讓他們循序漸進地克服恐懼, 尤其是在學齡階段。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1.傳授知識 孩子可能會怕打雷、怕流血、怕黑、怕電視中兇猛的動物等等。 這時候, 教孩子正確認識各種自然和生活現象十分重要。 例如, 如果孩子怕打雷, 那就告訴他們雷電是如何產生, 因為距離我們很遠, 所以不會傷害到我們, 避雷針會保護我們等等。 一旦孩子意識到雷電對自己不會造成傷害, 便會漸漸消除恐懼。 平時, 不妨給孩子訂一些少兒科學讀本, 讓他們能夠科學地去瞭解這個世界。

2.以身作則 父母平時遇到事情不要大驚小怪,

Advertisiment
尤其是母親。 如果母親因為看到蟑螂而驚聲尖叫, 上躥下跳, 表現出十分畏懼的樣子, 那麼孩子也會對蟑螂充滿了恐懼。 如果父母不論遇到什麼都能夠鎮定面對, 並且冷靜地想出解決的方法, 那麼孩子也會嘗試在遇到害怕的東西時, 能夠鼓起勇氣, 打消恐懼。

3.無需否認 5~8歲的孩子會隱藏自己的恐懼心理, 但這並不代表恐懼消失了。 在孩子表現出害怕的時候, 家長也無需責怪他們。 首先, 應該寬慰孩子, 有恐懼心理是正常的, 不用自卑, 告訴他“我在你這麼大時, 也會常常感到害怕”。 接著, 要引導孩子講出自己的恐懼, 有些理由可能聽起來很可笑, 例如他們認為有怪物藏在櫃子裡, 但千萬不要譏笑他們。 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櫃子打開來檢查,

Advertisiment
讓他看到裡面並沒有藏著怪物。 幫助孩子確認一件事情並不可怕, 能消除他們的恐懼。

4.避免刺激 讓孩子面對自己的恐懼, 並不是刻意去製造恐懼, 應該在生活中儘量避免給孩子造成不良刺激。 例如, 一些電視或者電影中有驚悚的內容, 孩子看了後會影響睡眠, 甚至導致精神障礙, 家長應該小心避免。 另外, 生活中也有一些氣氛非常陰鬱的場所, 例如葬禮或者墓地。 如果孩子必須要去, 行前應該先跟孩子解釋清楚這類活動的意義。 遊樂場中某些過於刺激的遊樂設施, 可能也會對孩子造成刺激, 讓孩子乘坐前, 家長應該先有一個分辨。 總之, 不要在孩子的成長中增加額外的恐懼, 如果不能避免,

Advertisiment
則應該先給孩子“打預防針”, 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5.多加關注 如果孩子的恐懼不能消除, 他們可能會承受過重的心理壓力, 並且出現一些反常行為, 例如厭食、厭學、失眠、暴躁等等。 此時, 家長不要簡單地逼著他們學習或者吃飯, 而是要關注心理層面的問題, 詢問他們最近是否在學校遇到什麼問題。 如果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 便需要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 以免小小的恐懼最終發展成為焦慮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