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剛出生的孩子來說, 他們雖然具有一些先天特徵和差異, 但是在情緒培養上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 只有良好的養育方式和有意識的早期訓練, 才能提高孩子善待自己情緒的能力。
情緒表達的方式是影響人際關係很重要的一個砝碼。 學會恰當地表達情緒, 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與周圍人群和環境一起和諧地走向未來。 那麼, 怎樣才能讓寶寶從小就學會理解他人情緒, 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幫助孩子善待情緒的4項策略
1.根據孩子的不同需要分別應對
當哭聲響起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傳達的是煩了、寂寞了等情感需要信號, 母親要逐步説明孩子學習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Advertisiment
2.客觀地瞭解和對待孩子的壞情緒
通過很多觀察發現, 母親常常誇張地描述孩子的壞情緒, 把孩子發脾氣的程度和時間說得比實際情況要嚴重, 這會直接導致母親的壞情緒加重, 甚至把這個壞情緒再轉到正在虐待自己情緒的孩子身上,
Advertisiment
建議母親列一張表格, 對孩子的壞情緒做個客觀記錄, 例如哭鬧的時間、持續時間、表現特點、可能的原因、採取的策略、策略的效果等, 連續記錄半個月, 將有利於幫助尋找適合孩子的個性教養方案。 把這個記錄保存起來, 等孩子長大後讓他看看, 他也會因感動而學會感激的!
3. 對難養型氣質的孩子採取特別處理
孩子一出生便具有不同的氣質, 難養型氣質的孩子比較容易生氣、發怒、暴躁, 不易接受別人的安撫, 凡是得到科學養育的孩子, 這個氣質在長大後會有所改變, 但也有的孩子就順著這個天性發展成為任性和難以調教。
Advertisiment
4.根據新生兒的狀態培養情緒
新生兒一般會出現6種狀態交替:安靜覺醒狀態、活動覺醒狀態、安靜睡眠狀態(深睡)、活動睡眠狀態(淺睡)、瞌睡狀態(半睡半醒)和哭的狀態。
安靜覺醒狀態的新生兒會安靜地在小床裡呆一會兒, 喜歡觀察天花板、床上的氣球和母親的表情, 這時候母親可以逗逗他, 但不要急著把孩子抱起來, 以免打擾孩子的安靜狀態, 孩子自己與周圍環境的良性互動體驗,
Advertisiment
當新生兒想吃奶或想入睡時, 便進入活動覺醒狀態, 他隨時可能激動煩躁, 這時母親不要立即把奶嘴送到孩子嘴邊, 而是拿著奶瓶在孩子眼前晃一晃、逗一逗, 如果孩子吃母乳, 母親可以抱起孩子拍幾下、走兩步, 這些行為都能幫助孩子等待幾秒種, 培養他在期望得到滿足之前學會安慰自己、等待片刻。
處在活動睡眠狀態中的新生兒會出現眼球轉動、輕輕啜泣或者手腳偶然活動, 但並沒有醒來, 這時母親不要抱起孩子, 否則他可能養成依賴大人抱哄的淺睡狀態, 以後再獨立睡覺就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