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們後面的問題可能因為我們也找了很多網友看了看, 很多問題都會集中在到了新環境如何適應的問題上面, 我們可能比較關心, 比如說到了一個新環境孩子不適應如何讓孩子走出比如說類似於分離焦慮症的這種狀態?
徐凡:這種狀態其實挺多的,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專題叫“愛上幼稚園”, 這個裡頭我特別的寫了一篇文章,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其實分兩個方面, 一個是在入園前要做的七項工作。
第一, 你要理解分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個突然的過程,
Advertisiment
第二, 就是要少一些對孩子的理解。 就是說你要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你太快的理解他了, 其實不是好事, 那是小時候你使勁理解使勁理解孩子終於你學會的, 你很有成就敢終究學會了, 但是這個時候要放棄這種好不容易學會的反應。
主持人:我覺得有的家長真的很厲害,
Advertisiment
徐凡:對, 在他不會表達的時候是好事, 但是在他逐漸學會表達的時候你就要撤掉這種東西, 把這種理解稍微收一收, 讓孩子面對你不理解他的情況下, 哪怕他發一點脾氣, 但是你對他耐心一點, 你教會他告訴。
主持人:這是非常有用的。
徐凡:還有一個, 就是你要改變關注的方式。 好比說以前我們關注的重點孩子生理的需求, 現在就要把自己關注的方向關注他一些心理需求, 這時候把我們在生活照料中形成的那種快速反應, 就是說水、吃的、大小便生活照顧上的這種快速反應要收一收, 讓孩子自己去哪怕慢一點讓他學會自己的這種能力以後,
Advertisiment
還有要做的一個準備工作, 就是發展孩子的同伴。 就是說要讓孩子喜歡其他小朋友, 我們如果不給孩子一個同伴環境的話, 這個關係是發展不起來的。
主持人:對, 他等於是無法學習的。
主持人:這個我比較能夠理解, 有時候去同事家, 他們家就是有三個小孩, 如果拿著不一樣的玩具的時候, 他們就有可能發生矛盾比如攻擊性。
Advertisiment
徐凡:然後鬧的父母之間不愉快。
主持人:孩子有時候也會受傷什麼的, 可能下回就會有點抵觸情緒, 這也是挺重要的。
徐凡:還有一個準備, 就是說要讓生活中多一些照顧他的人, 因為從小到大從入園之前可能有的家庭環境裡面照顧他的人比較單調, 就是那麼一兩個, 好比說母親或者奶奶, 就這倆人輪換著, 這樣對於孩子來說可能相對不利, 因為這兩個人都會在長時間裡頭被孩子訓練的很容易理解這個孩子, 如果這個時候你要提前考慮到這種情況多一些照料他的人, 讓他跟更多的成人來打交道, 其實你完全可以相信其他的成人也有很多好主意、也有很多好辦法能夠把這個孩子安全的照料好, 並且給孩子很多新的概念,
Advertisiment
儘管你做了很多這樣的準備, 其實你還要做一個心理準備, 就是說這些功課你都做了孩子上幼稚園了還會哭, 他不是不哭, 為什麼還會哭呢?因為這畢竟對他來說是新環境。
主持人:變一個新的地方就會覺得不適應是吧?
主持人:他可能更容易適應這個環境。
徐凡:容易應對這個焦慮, 但是變化是自然發生的, 變化就會產生這個焦慮。
主持人:我們還要有耐心, 等待他有時間來適應。
徐凡:在這個時候父母可能最容易說的一句話, 你看幼稚園多好啊, 老師那麼好, 幼稚園有那麼多好玩具, 你別哭了, 有什麼不好的, 幼稚園有遊戲, 其實焦慮不是一個講道理能解決的, 你講很多道理其實這麼點小孩不懂那些道理,不聽,他有很多是感覺的東西,他更相信自己的感覺,我看不見媽媽,別人不理解我,我原來一哭我媽肯定知道我想要什麼,現在我哭怎麼老師不知道該幹什麼,老師肯定經常束手無策,頂多把他抱抱。
還有一個,在這個哭的過程中,其實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傳遞一種資訊,父母也離不開孩子。父母實際上在把孩子送進幼稚園的那個時刻,在家裡也好、在路上也好,他的心情是相對複雜的,他很怕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很怕孩子在幼稚園哭。
主持人:那說明這種焦慮其實是雙向的。
徐凡:是雙向的,這種依戀是雙向的,所以這種依戀在分離的時候就會彼此都痛苦,父母的這種情緒不可能不傳遞給孩子,因為孩子對父母的情緒都是非常敏感的,我們都是可以理解的,讓孩子哭一會兒、讓父母哭一會兒,父母可能也需要哭,彼此把這種情緒釋放出來,其實可能也是一件好事,有很多觀察說明,並不是孩子不哭就是一件好事,因為他面臨這種焦慮,因為他需要釋放這種焦慮,有的時候哭完了反而好了。這時候我們其實應對孩子的這種哭聲的時候,其實你自己都要哭,你絕對不能說出你不理解為什麼孩子要哭的那種,有什麼好哭的,這種話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不理解,你還不如孩子哭的時候告訴他我很理解你,你可以哭一會兒,你肯定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怎麼辦,但是你會知道的,我相信你,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就給他一種信心,就是說你要給他一種信心的時候,實際上就是給他一種情緒上的安慰,你承認他的情緒,你知道他慢慢會好起來,即使他不理解你現在的話,但是你給他一個這種態度的話,孩子是會感覺得到的。
你講很多道理其實這麼點小孩不懂那些道理,不聽,他有很多是感覺的東西,他更相信自己的感覺,我看不見媽媽,別人不理解我,我原來一哭我媽肯定知道我想要什麼,現在我哭怎麼老師不知道該幹什麼,老師肯定經常束手無策,頂多把他抱抱。還有一個,在這個哭的過程中,其實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傳遞一種資訊,父母也離不開孩子。父母實際上在把孩子送進幼稚園的那個時刻,在家裡也好、在路上也好,他的心情是相對複雜的,他很怕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很怕孩子在幼稚園哭。
主持人:那說明這種焦慮其實是雙向的。
徐凡:是雙向的,這種依戀是雙向的,所以這種依戀在分離的時候就會彼此都痛苦,父母的這種情緒不可能不傳遞給孩子,因為孩子對父母的情緒都是非常敏感的,我們都是可以理解的,讓孩子哭一會兒、讓父母哭一會兒,父母可能也需要哭,彼此把這種情緒釋放出來,其實可能也是一件好事,有很多觀察說明,並不是孩子不哭就是一件好事,因為他面臨這種焦慮,因為他需要釋放這種焦慮,有的時候哭完了反而好了。這時候我們其實應對孩子的這種哭聲的時候,其實你自己都要哭,你絕對不能說出你不理解為什麼孩子要哭的那種,有什麼好哭的,這種話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不理解,你還不如孩子哭的時候告訴他我很理解你,你可以哭一會兒,你肯定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怎麼辦,但是你會知道的,我相信你,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就給他一種信心,就是說你要給他一種信心的時候,實際上就是給他一種情緒上的安慰,你承認他的情緒,你知道他慢慢會好起來,即使他不理解你現在的話,但是你給他一個這種態度的話,孩子是會感覺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