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引導孩子正視失敗_引導孩子正視失敗之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引導孩子正視失敗?對於孩子來講, 心智並未完全成熟的他們容易因為失敗而懊惱, 甚至失去信心。 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正視失敗呢?

Advertisiment

家長最關係的問題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了。 孩子總要成長, 而且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 一定會經歷挫折和失敗, 如果孩子心態不好的話, 就很容易被挫折打敗。

孩子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也就是真的有什麼情緒就會表現出來的人。 小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總是有些輸不起的感覺。 比如孩子畫畫, 有一筆沒畫好, 就會一下子全部扯爛。 積木倒塌了一部分, 就會全部推到它等等。 這脾氣其實不太好, 這是一種無法正視失敗的表現, 家長們要將孩子引入正途。

因為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 獲得周圍人的認可, 所以“輸不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 性格急躁的孩子會以大發脾氣、哭鬧來做渲泄;性格較柔弱的孩子, 則是採取回避困難、畏懼學習的態度。

不論孩子以何種態度, 來表達“輸不起”的情緒時, 我們要做的, 就是先接納他挫敗的情緒, 孩子在知道有人理解他的沮喪, 覺得溫暖下心情就會變得平和, 然後將他扯壞的畫拼起來, 讓他指出他覺得沒畫好的地方。 如原本要畫黃色小鴨子, 一筆劃壞了, 是否可以把小鴨子改成大鴨子或母雞?並學習如何從正視失敗中來挽救錯誤。

等到孩子重新弄完作品, 要及時給予鼓勵, 讓孩子以後有面對失敗重新在起的勇氣。 讓孩子認識到, 凡事只要想辦法就能夠從失敗中獲得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 將孩子的心態調整好,

Advertisiment
不怕失敗的話, 孩子才會趕去嘗試更加艱難的事情, 而不是害怕失敗的畏畏縮縮。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 父母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自己來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讓他們學會正視挫折。

1、用平常心面對失敗

要讓孩子意識到,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 挫折是件非常正常的事。 同時, 還要讓孩子瞭解失敗不等於錯誤, 沒犯錯誤不等於就不會失敗。 使孩子從心理上做好應對挫折的準備。

父母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經歷故事, 或自己小時候歷經挫折的故事, 讓孩子懂得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遇到挫折, 挫折是生活中的“常客”, 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要勇於面對就能取得成功。

2、用鍛煉來面對挫折

Advertisiment

輸得起, 是一種能力, 需要培養和鍛煉。 針對孩子的年齡及性格特點, 父母可以設計一些挫折遊戲, 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比賽, 在不斷地體驗成功和失敗中孩子會逐漸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優秀品質, 還能培養孩子不怯場的能力, 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大有好處。

3、用鼓勵來面對自己

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要相信:沒有人每次都能拿第一, 我們只期望下次會更好!

4、用教訓來面對明天

沒有必要太看重成敗, 但是無視失敗也未必是件好事。 失敗的另一個價值就是讓我們從中找出成功的答案。

5、用指導來面對成功

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根本目的是讓孩子在挫折中站起來, 不被失敗所嚇退,

Advertisiment
勇敢地去拼搏, 取得成功。 光給孩子講大道理, 在精神上鼓勵孩子還不夠, 還應給孩子有效的指導。 技能的精湛, 是成功的基礎, 這是永恆的真理。

當孩子遭受挫折後, 不應當是單純地容忍, 而是應該勇敢地面對, 樹立信心, 保持希望, 用積極的心態主動出擊。 這樣, 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接受挫折教育的精髓, 擁有面對逆境的勇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