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引導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模仿異性如廁習慣、強調性別差異造成對接觸過度敏感……位於浦東的太陽花幼稚園老師王毓萍老師表示, 在帶教過程中因為性別的問題也常常碰到一些小“尷尬”。

“小孩子的好奇心模仿力很強, 有時候幼稚園兩個比較要好的男女生一起去上廁所, 會互相觀看上廁所的姿勢, 時間長了會互相模仿, 我就碰到過一個女寶寶要站著上廁所, 後來把褲子都弄髒了。 ”王老師說, 當時只能先給小朋友換上乾淨褲子, 之後上廁所有意讓她與女孩子一起去, 告訴她女孩子和男孩子是不一樣的, 慢慢培養她的性別意識。

Advertisiment

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早熟, 有的孩子在幼稚園也會互相抱在一起。 “其實小孩子的這種親親抱抱都是很純潔的, 有時候可能家長會灌輸給孩子一種觀念, 就是我的某些地方不能給別人碰的, 造成一些尷尬的場面發生。 ”

王老師舉了個例子, 她曾經帶的班上有一個4歲的女孩, 和一個男生玩耍的時候男生不小心碰到了她的屁股, 她立刻大哭罵對方是流氓, 讓大家都很吃驚。 後來從她媽媽那得知, 原來小女孩從小是外婆帶的, 外婆常常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看見或是男孩碰她的屁股, 碰屁股的人就是“流氓”, 是“壞人”。

“這讓我們哭笑不得, 注意自我保護是好的, 但是在那麼小的時候, 性別意識和交流都還處於懵懂、純真的時期,

Advertisiment
如果保護過度, 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王老師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