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引導寶寶勇敢面對“變化”?

寶寶的心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載體。 周圍的環境事物稍有變化, 就會引起他們的注意, 如果這一變化是令寶寶欣喜的事物, 寶寶會馬上被吸引過去;同樣, 一旦這些變化是令寶寶覺得難以接受的事物, 寶寶就會以各種情緒變化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些情緒表達, 其實也反應了寶寶此時的心理狀態:焦慮、厭惡、恐懼8230;8230;

如何正確調整寶寶這時的心理變化, 對於其日後的生活成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因為生活中始終充滿了各種變化。 因此, 當寶寶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 可千萬別只是一味地簡單讓孩子去適應,

Advertisiment
還應適當幫助他們, 慢慢適應這一變化。

環境變化1:父母出差

寶寶的症狀:哭鬧不止、任性不聽話。 寶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顯得非常焦慮, 以至於突然哭鬧不止, 任性不聽話。 在父母中的一人出差前, 他們會變得不願離開他們、不肯獨睡、不願上學, 怕爸爸或媽媽一去不復返。

在爸爸或媽媽離開時則會出現焦慮、抑鬱、悲傷、退縮等情況, 有時伴有頭痛、噁心、嘔吐等軀體症狀。 這些都是由於兒童與親人離別而引起的嚴重焦慮反應, 一般在學齡前比較明顯。

建議:首先應在出差前與孩子進行一次長談取得他的理解。 父母向寶寶說明, 爸爸或媽媽出差只是由於工作需要, 並不是代表不喜歡寶寶了, 而且出差也並不表示去了就不回來了。

Advertisiment

其次, 父母出差後應保證每天給孩子打一通電話, 表示自己非常想念他, 期待早日回來。 同時也可詢問孩子今天發生的事情, 拉近二人之間的距離。

對於寶寶在爸爸或媽媽出差期間的哭鬧行為, 另一位家長則要注意不要採取單一的冷處理, 而是要瞭解孩子為什麼一直哭鬧, 是否自己忽略了什麼。

例如媽媽原本一直在寶寶睡覺前講故事給他聽, 但現在媽媽出差了, 就沒人給他講故事了, 對此, 爸爸要承擔起講故事的責任。 此外, 當家長出差回來後, 要記得給孩子帶禮物, 表示爸爸或媽媽一直都在關心著寶寶。 出差後帶回的禮物, 可以令孩子覺得爸爸或媽媽出差也是有驚喜的。

環境變化2:搬家、轉學遠離好友

Advertisiment

寶寶的症狀:情緒低落、話少不願與人交流。 寶寶對新環境或陌生人產生的恐懼、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 有時還會達到異常程度。 他們會對新的環境和陌生人產生持續的或反復的害怕、緊張不安、回避和退縮行為。 由於搬家、轉學等原因, 寶寶離開了他原本熟悉的環境和要好的夥伴, 來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

那裡的小朋友早已互相熟悉並一起玩耍, 而寶寶自己則像個局外人一樣, 這在他心理上肯定會造成影響, 直接反應便是不願意上學、情緒低落, 喜歡將自己關在房間裡, 不想出去玩。

建議:父母應及時發現寶寶的心理變化。 在孩子抵觸情緒最強烈的時候, 不要勉強寶寶, 讓他先盡情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Advertisiment
同時, 以各種外界的能引起寶寶興趣的事物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慢慢引導他參加各種戶外或集體活動。 若寶寶出現膽怯心理, 家長可陪同孩子一起參與玩耍, 並將寶寶主動介紹給其他的孩子。

環境變化3:親人生病

寶寶的症狀:焦慮不安、恐懼、無故發脾氣。 當親人生病時, 寶寶通常會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 他們一方面因為擔心親人的病情而變得憂慮;另一方面, 他們害怕自己也會生病而變得恐懼。

在幼兒的心理中, 生病一直都是災難的一種代名詞, 生病時要打針、吃藥, 不能出去玩, 身體變得難受, 這些都導致孩子對於生病有種潛意識裡的抗拒。 因此, 有些家長帶孩子去探望生病中的親人時, 孩子會突然哭鬧不止,

Advertisiment
想要趕快離開這裡。

建議:家長首先應向孩子保證, 去探望病人並不代表自己也會得病, 這可以先解除孩子的心理負擔。 其次, 家長可以向孩子表示, 如果你去看望病人, 會使病人心情愉快, 進而更快康復。 孩子的想像力很豐富, 甚至對一些事情會發生的結果進行無限的擴大, 從而變得非常恐懼膽小。 這時, 家長應對他授予正確的知識, 消除其害怕心理。

環境變化4:親人去世

寶寶表現:自閉、選擇性緘默症, 或攻擊他人。 當親人去世時, 有些寶寶在情緒方面會出現各種問題, 例如緊張、膽小、愛哭、粘人、焦慮、怕黑、不能獨處、不合群、急躁、愛發脾氣等。 無疑, 親人的突然去世很容易對幼兒心理產生影響。

建議:首先要多給孩子一些保護, 比如多接近他們,多撫摸他們,最好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呆著,讓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儘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生活豐富多彩,使他們沒時間去琢磨那些悲傷的事。最後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復提起那些事,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孩子總是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家長就要在適當的時間,用通俗的話語給孩子一個適當的勸解。

比如多接近他們,多撫摸他們,最好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呆著,讓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儘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生活豐富多彩,使他們沒時間去琢磨那些悲傷的事。最後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復提起那些事,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孩子總是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家長就要在適當的時間,用通俗的話語給孩子一個適當的勸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