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 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 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對一個人來說,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準、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 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Advertisiment
現在的孩子, 越來越不重視禮儀和規矩, 在與人交往中, 常常因此而發生誤會和摩擦。 而在親朋好友眼裡, 不守規矩和禮儀的孩子也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 所以,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最基本的禮儀常識, 那麼, 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禮儀呢?下面有幾點建議可供父母參考。
教會寶寶學會禮儀
首先教孩子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
不懂禮儀的人, 在社交場合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 在工作中, 不講究禮儀的人也很難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
引導孩子注意儀錶端莊
儀錶是指人的容貌, 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 儀錶首先要衛生, 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
Advertisiment
引導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 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跟別人說話要用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 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 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 初次見面為“久仰”, 很久不見為“久違”, 請人批評為“指教”, 麻煩別人稱“打擾”, 求給方便為“借光”, 托人辦事為“拜託”等等。 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 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 語調要平和沉穩。 交談時要正視對方、認真傾聽, 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
Advertisiment
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見面禮儀
總的原則, 就是做好“預防”工作。 比如孩子見人不知道問候, 那麼在見面之前, 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 以及“該說什麼”, 讓他有心理準備, 甚至可先練習一下;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不休, 要處理這個問題, 事先預防是關鍵。 外出前先告訴孩子, 外出的目的是什麼, 讓他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出門前, 也要先跟孩子說好規則, 確定他已經聽明白, 並問他是否能遵守。
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
比如在電影院和圖書館裡, 萬不可大呼小叫, 笑語喧嘩, 演出結束後應有秩序地離開,
Advertisiment
除了身教, 父母也應善用童書繪本
因為童書繪本裡有許多故事比喻, 還有許多人物角色, 足以啟發他們的同理心、同情、憐憫與愛心, 比講道理更容易培養孩子溫柔關懷的能力。
小編總結: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 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才會成為一個社會適應性強的孩子, 一個能夠被環境接受的孩子, 一個受歡迎的孩子。 希望通過這些建議, 能夠幫助媽媽們教會寶寶學會禮儀。
(兼職編輯:李欣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