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強化孩子的競爭意識

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 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能力, 使其長大後能輕鬆面對社會, 在各種競爭中遊刃有餘。

教子現場

馬玉濤十三歲, 喜歡各項活動, 也喜歡與大家一起比賽。 但馬玉濤有個不好的毛病, 就是如果自己比賽輸了, 就會心情鬱悶, 不愛說話, 好多天后心情才能調整過來。 而只要心情一轉好, 她又會參加下一輪的競爭、比賽。

媽媽很怕馬玉濤參加比賽, 但如果不讓她去又怕影響她的身心健康發展。 媽媽就耐心地開導馬玉濤說:“比賽有贏就有輸, 輸了要能面對和接受, 心情不好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Advertisiment
應該吸取經驗, 發奮努力, 爭取下次的勝利。 你想想我說的對嗎?”聽了媽媽的話, 馬玉濤認真思考了一下, 沖著媽媽一樂, 說道:“我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謝謝你, 媽媽。 ”

以後, 馬玉濤不再為失敗煩惱了。 她一樣喜歡參加競技活動, 喜歡比賽。 輸了就總結經驗, 發現不足, 然後改進, 爭取下次的勝利。 漸漸地, 馬玉濤勝出的次數多了起來。

專家解析

有競爭的社會, 才會有活力, 世界才會發展得更快;有競爭意識的人, 才會奮發圖強, 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有競爭的群體裡, 會出更多的成績, 有更高的水準。 競爭是不甘平庸, 追求卓越。 競爭, 使個人完善, 使群體上進, 使社會發展。

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Advertisiment
孩子競爭意識的培養必須通過正面教育實現, 督促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堅持訓練, 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從而使孩子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父母經常把“孩子是否聽話”作為孩子好壞的評價尺度, 但這一觀念已經陳舊。 從孩子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來看, 從小培養孩子具有競爭意識、堅強的意志和敢想敢幹、勇於創新的精神及敢於迎接挑戰、挫折與艱辛的心理素質才是科學的教育觀念。 在教育方式上, 父母要轉變原來的“我說你聽”、“我打你從”的教育方式, 採取民主型的、激勵型的、疏導型的教育方式。 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走出書齋, 走出家庭和社區, 接觸社會, 接觸更廣闊的世界。

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過程中, 也應讓孩子明白,

Advertisiment
競爭不應是狹隘的、自私的, 競爭者應具有廣闊的胸懷;競爭不應是陰險和狡詐、暗中算計人的, 而應是齊頭並進, 以實力超越;競爭不排除協作, 沒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和集體信念, 單槍匹馬的強者是孤獨的, 也不容易取得真正的成功。

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鼓勵下, 才會充滿信心, 敢於去競爭;教孩子一些競爭技巧, 在孩子獨立走向社會時, 父母才會放心。 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有了競爭能力, 才會不甘落後, 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國家的棟樑。

建議父母的妙招

競爭雖然殘酷, 卻無處不在, 它能激勵人們堅強, 使人積極向上。 因此, 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從小就具有競爭的意識與能力。

支招一:鼓勵孩子勇爭第一

方法示例

Advertisiment

20世紀30年代, 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上, 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 她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 父親經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 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面, 而不能落後於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車, 你也要坐在前排。 ”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太難了”之類的話。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 父親的要求可能太高了, 但他的教育在以後的年代裡被證明是非常正確的。 正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殘酷”教育, 才培養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或工作中, 她時刻牢記父親的教導, 總是抱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做好每件事情, 事事必爭一流,

Advertisiment
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永遠在前排”的教導。

瑪格麗特上大學時, 學校要求學五年的拉丁文課程。 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精神, 硬是在一年內學會了全部課程。 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她的考試成績竟然名列前茅。 其實, 瑪格麗特不僅在學業上出類拔萃, 她在體育、音樂以及其他活動方面也都十分優秀, 是學生中的佼佼者。

當年她所在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 她總是顯得雄心勃勃, 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為如此, 四十多年以後, 英國以至整個歐洲政壇上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 她就是連續四屆當選為保守黨的領袖, 並于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 雄踞政壇長達十年之久, 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

操作提示

不甘平庸,勇爭第一,是一切傑出人物共有的品質,這種品質源于後天的培養。父母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培養其這種品質,對孩子灌輸勇爭第一的思想,訓練孩子勇爭第一的精神,鼓勵孩子勇爭第一的行為。

有些孩子天生膽小、怕事,不喜歡群體活動,不願意參加競爭,這就需要父母激發孩子的競爭心,讓其主動參加到競爭活動中。

支招二:培養孩子競爭中的耐挫性

方法示例

莫小雅是個十歲的小女孩,個子不高,身體也不壯,卻是個學習尖子,被同學們稱為“狀元”。莫小雅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她灌輸競爭的意識,讓她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爭做第一,不要輕易服輸,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媽媽在莫小雅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提前給她講授一年級的課程,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了基礎,最初莫小雅也並不總是第一。在莫小雅排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時候,媽媽會激勵莫小雅不要灰心,並且與莫小雅一起找沒有考好的原因,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次有更大的進步。

在媽媽這樣的鼓勵與教導下,莫小雅不但增加了對挫折的耐受力,還吸取了很多的競爭經驗,學會了一些競爭技巧,提高了競爭的能力,贏得了老師的誇獎,同學們的羡慕。

操作提示

有競爭,就會有勝負,沒有哪一個人是常勝將軍。孩子面對失敗時,都會心情不好,父母此時要及時進行引導,給孩子講明比賽失敗、心情不好的利害得失,以幫助孩子提高在競爭中的耐挫性,培養孩子真正的競爭實力。

支招三:培養孩子良好的競爭心態

方法示例

李素琴雖然只有七歲,但個性比較強,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爭第一,如果拿不到第一,她就會哭鬧不已。有一次,李素琴與同學箏箏比寫字,一個同學當評判。那個同學拿著兩個人的字認真比較一番後,說箏箏寫得比李素琴好,話音剛落,李素琴就哭了起來。

面對李素琴爭強好勝的心理,媽媽及時地對她進行了引導。告訴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鼓勵她不服氣可以暗下決心,下工夫苦練,爭取在下次的比賽中獲得勝利。李素琴聽從了媽媽的話,開始認真練字。一周後,李素琴又與那個同學比賽,當評判的依然是上一次的那個小同學,這一次,小評判宣佈是李素琴的字寫得比較好。

操作提示

孩子參與競爭,父母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競爭心態,因為獲得競爭能力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有正確的競爭心態。告訴孩子輸贏不重要,輸了吸取經驗,重新參與競爭,贏了戒驕戒躁,切勿輕視對手,為提高孩子的競爭能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

操作提示

不甘平庸,勇爭第一,是一切傑出人物共有的品質,這種品質源于後天的培養。父母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培養其這種品質,對孩子灌輸勇爭第一的思想,訓練孩子勇爭第一的精神,鼓勵孩子勇爭第一的行為。

有些孩子天生膽小、怕事,不喜歡群體活動,不願意參加競爭,這就需要父母激發孩子的競爭心,讓其主動參加到競爭活動中。

支招二:培養孩子競爭中的耐挫性

方法示例

莫小雅是個十歲的小女孩,個子不高,身體也不壯,卻是個學習尖子,被同學們稱為“狀元”。莫小雅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她灌輸競爭的意識,讓她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爭做第一,不要輕易服輸,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媽媽在莫小雅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提前給她講授一年級的課程,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了基礎,最初莫小雅也並不總是第一。在莫小雅排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時候,媽媽會激勵莫小雅不要灰心,並且與莫小雅一起找沒有考好的原因,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次有更大的進步。

在媽媽這樣的鼓勵與教導下,莫小雅不但增加了對挫折的耐受力,還吸取了很多的競爭經驗,學會了一些競爭技巧,提高了競爭的能力,贏得了老師的誇獎,同學們的羡慕。

操作提示

有競爭,就會有勝負,沒有哪一個人是常勝將軍。孩子面對失敗時,都會心情不好,父母此時要及時進行引導,給孩子講明比賽失敗、心情不好的利害得失,以幫助孩子提高在競爭中的耐挫性,培養孩子真正的競爭實力。

支招三:培養孩子良好的競爭心態

方法示例

李素琴雖然只有七歲,但個性比較強,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爭第一,如果拿不到第一,她就會哭鬧不已。有一次,李素琴與同學箏箏比寫字,一個同學當評判。那個同學拿著兩個人的字認真比較一番後,說箏箏寫得比李素琴好,話音剛落,李素琴就哭了起來。

面對李素琴爭強好勝的心理,媽媽及時地對她進行了引導。告訴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鼓勵她不服氣可以暗下決心,下工夫苦練,爭取在下次的比賽中獲得勝利。李素琴聽從了媽媽的話,開始認真練字。一周後,李素琴又與那個同學比賽,當評判的依然是上一次的那個小同學,這一次,小評判宣佈是李素琴的字寫得比較好。

操作提示

孩子參與競爭,父母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競爭心態,因為獲得競爭能力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有正確的競爭心態。告訴孩子輸贏不重要,輸了吸取經驗,重新參與競爭,贏了戒驕戒躁,切勿輕視對手,為提高孩子的競爭能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培養孩子自知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怒哀樂的不同情緒。父母每日抽點時間跟孩子交談,引導孩子坦白說出自己的感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培養孩子自信 孩子的自... [詳細答案]

  • 1回答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好玩”。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天賦,只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能使其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多表揚,...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要如何糾正孩子的發音?

    ①指著畫上的東西,問孩子:“這個叫什麼?說清楚一點。”學會東西的名稱,並糾正發音。有些動物發音很難,孩子往往用兒語,如狗叫“汪汪”,魚叫“吳”。媽媽應該一個一個地給孩子糾正發音。 ②在日常生活中,孩...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你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打嗎?

    沒打過,我更喜歡跟寶寶講道理,雖然寶寶還很小,但是聽得懂。萬一孩子怎麼都不聽話怎麼辦??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