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安全意識,很多兒童事故都源於?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安全意識, 很多兒童事故都源於?

年幼的孩子在探索過程中, 可能會經常做出很危險的事情。 有時, 稍不留意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

然而, 你們有沒有想過, 孩子用東西戳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巴, 更多的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探索?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僅是自己的五官, 還有手、腳、肚臍眼、小雞雞……還有身體的內部結構, 等等。 而我們做父母的, 如果在孩子開始探索身體奧秘的時候(3歲左右), 能夠適時地給他們講一些身體的科普知識, 不僅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身體,

Advertisiment
也能讓他們學會更好地愛護自己的身體, 並且避開一些潛在的危險。

如何和孩子一起認識自己的身體, 讓孩子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

1.和孩子一起看身體知識的科普繪本

身體知識科普繪本, 因為圖片生動直觀, 是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好途徑。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 推薦過一些不錯的繪本。 比如《小雞雞的故事》《可愛的身體》等。 在這裡, 主要分享下《蒲公英人體科學繪本》。

“鼻子只能用來聞氣味嗎?”“我的鼻子為什麼沒有大象的鼻子長?”“味道是怎麼進鼻子裡的呢?”“鼻子是在吃味道嗎?”……孩子的腦袋裡, 會出現千奇百怪的問題。 這些問題, 引導他們開始了各種身體探索。

這套人體科學繪本系列,

Advertisiment
旨在拋出疑問, 並引導孩子思考和尋求答案, 幫助孩子獲得更多人體相關知識, 比如, 眼睛能幫我們看清世間萬物, 如果眼睛失明還會導致我們失去距離感;若是看不見物體, 我們的身體還很難保持平衡;最重要的是,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通過眼睛, 我們不僅可以傳達喜怒哀樂, 還能觀察他人的情緒變化。 因此, 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同時, 還可以教孩子一些保持眼睛衛生與健康的方法。

2. 和孩子玩身體認知遊戲

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個身體認知的遊戲, 讓孩子真切體會“我們的身體器官能做什麼, 不能做什麼”。

比如, 選一個安靜的時候, 問孩子:“猜一猜, 眼睛是用來做什麼的?耳朵是用來做什麼的?鼻子呢?”說到哪個部位的同時用手指著。

Advertisiment
還可以發散思維, 引導孩子說出多個答案。

也可以一次只說一個部位, 比如說鼻子, 當孩子說出答案之後, 可以總結一下:呼吸是鼻子最重要的工作, 鼻子吸入新鮮空氣, 空氣再飛進我們的氣管, 到達心臟, 給它提供能量, 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有力量。 如果鼻子被東西堵住了, 不能呼吸, 那麼心臟就得不到能力, 身體就沒有力量。 你甚至還可以掐住孩子的鼻子一兩秒鐘, 讓他感受一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