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也不難看到, 害羞者多較精明, 勤于思考, 富於創造力和實幹精神, 對坎坷、挫折、失敗等的承受能力也較強, 因而具有一定的優勢。
當然, 害羞性格的消極一面也不可忽視, 如不善辭令、臨陣膽怯退縮等。 但只要引導孩子積極投入社會交往, 廣交朋友, 則消極一面可逐漸減輕或消失, 父母不必為此憂慮。
所以, 寶寶害羞是正常現象
據統計, 大約有1/5的兒童天生就害羞。 據專家介紹, 正常的寶寶6~7個月後的寶寶見到陌生人開始變得不怎麼愛笑了;7~9個月的寶寶, 見到陌生人則開始顯得緊張;再大一點, 寶寶更習慣了只跟自己熟悉的家人玩耍,
Advertisiment
但專家同時強調:如果寶寶過分害羞, 也的確可能對今後的人際交往造成影響。 “害羞的寶寶通常自卑感都很強, 沒有信心去解決生活中的壓力或衝突。 ”因此專家提醒:在寶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爸爸媽媽還是要採取正確的方法鼓勵寶寶跨過“害羞”障礙。
家長要做功課
面對陌生人, 給寶寶時間:很多家長都希望寶寶熱情地和自己的朋友、同事打招呼, 但這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很難的。 “當寶寶不願意稱呼陌生人時, 家長不要勉為其難, 更不要脅迫他。 ”專家提醒家長:可先將寶寶抱在懷中, 大人之間先交談, 給寶寶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和熟悉他人,
Advertisiment
給寶寶創造社交機會:對於容易害羞的寶寶, 家長應當有意識地多增加其接觸外界的機會, 比如常去親戚、朋友家做客, 去公園、超市等人多的地方, 常安排寶寶參加集體性的遊戲、郊遊等活動。 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選擇好物件, 避免寶寶在活動中經受驚嚇、挫折等不良心理體驗。
增強自信, 多用正面評價:害羞寶寶特別需要鼓勵和自信, 家長應該“避重就輕”, 儘量幫寶寶尋找特長。 千萬不要給寶寶貼“害羞”的標籤。 這會加深寶寶對他人的恐懼。 “這個比害羞本身更有害。 ”
要想改變孩子這種害羞的行為, 願意在生人面前表演, 可以這樣做:
1、接受他有害羞毛病的事實,
Advertisiment
2、不要當他在場時議論他的害羞, 說他不好意思在人前表演, 否則他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了, 不願意改了。
3、你可以鼓勵他表演, 甚至可以陪他一塊兒表演, 讓他覺得在生人面前表演並沒有什麼可怕的, 媽媽也這樣做了。
4、如果他不願在人前表演, 不必勉強, 這並不是每個兒童在社會化過程必須做到的, 這也並不是什麼錯誤行為。
5、每次他表演完了, 家長都要帶頭熱情鼓掌, 讓他感到他的行為被肯定和歡迎, 增強了自信心, 減少了膽怯和害羞, 過不了多久, 他就會在人前願意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