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孩子的倔脾氣

1 如何應對孩子的倔脾氣

1、對孩子提出要求要巧妙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命令孩子不准做這個不准做那個, 與其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 還不如告訴孩子他應該要做什麼。 假如看到孩子爬得很高, 與其命令他“不准爬”, 不如告訴他要他下來。

2、表達自己的愛並讓孩子感受到

父母愛孩子的心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果孩子感受不到, 那就會覺得你不愛。 家長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多跟孩子擁抱、撫摸孩子的頭髮等這些親密的動作都會增加兩者之間的肢體接觸, 進而也會增加親子關係。

Advertisiment

3、適時的鼓勵孩子

父母的鼓勵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得到父母的肯定會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 不管是在孩子做成了一件事或者是失敗的時候, 家長都應該鼓勵孩子。 要看到孩子的成功和進步, 更要關愛孩子的心靈需求。 在孩子成功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對孩子進行獎勵, 但是這種獎勵不要事先預定, 而是把它當成是一個驚喜, 更不要用“如果你..., 我就...”這種方式來激勵孩子, 否則孩子會把獎勵當成是最終目標, 而忽略了最初的目的。

4、尊重孩子的意見

對於反抗、倔強期的孩子, 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 不管做什麼事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見, 不過分干涉。 有時明知道可能做不好, 也應讓他體驗一下, 此外, 在他做不好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偶爾可以正確示範一遍給他看。

5、面對面溝通

父母有時不免會主觀認為, 孩子應該聽話、順從, 而不應該反抗。 其實, 不妨把專利、命令的語言溝通形式改為雙向的溝通, 讓孩子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試著去瞭解其不合理的原因並去探索合理的條件, 建立自我約束的行為。

2 導致孩子倔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1、吸引父母的注意

有時父母正在忙於別的事時, 寶寶感到自己受到冷落, 也會藉故哭鬧。 這時如果有可能的話, 父母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 陪寶寶玩一會兒。

2、為了達到目的

如果得不到某種玩具、食物或外出遊玩的機會等, 就會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 寶寶之所以這樣做, 是因為以前有過成功的先例, 所以寶寶若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Advertisiment
就必須堅決制止, 絕不姑息。 若已形成了習慣, 要糾正也不算晚, 方法是對寶寶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 堅持到底, 對寶寶的哭鬧在說服無效的情況下, 可採取“忽視”的辦法, 即任其哭鬧。 寶寶有了幾次“失敗”的經歷後, 這種習慣會慢慢消失的。

3、受父母影響

如果父母的脾氣本來就不好, 寶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此外, 父母教育態度不一, 一個管教, 一個袒護, 這會使覺得寶寶有了“靠山”, 也會出現無所顧忌、動輒哭鬧的現象。 對於這種情況, 就只能要求父母首先從自身做起了。

4、逃避責任

寶寶犯了錯, 怕受到父母的責罰, 就以哭鬧來轉移其注意力。 對這種情況要區別對待:若是寶寶無意中犯的錯, 父母就不必責怪他,

Advertisiment
告訴他下次注意即可, 若是有意犯的錯誤, 則還是要進行批評, 讓他認識到哭鬧並不能逃避責任。

5、感到恐懼或受到傷害

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 大部分憤怒來源於恐懼。 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 無論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還是價值觀受到威脅, 都會本能地感到恐懼, 繼而轉化為脾氣, 宣洩出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