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幼稚園的安全隱患?

幼稚園裡經常出現的安全事故

1、同伴抓傷或咬傷

爭奪玩具或圖書、受欺負、意見不合、不會謙讓……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中, 不可避免地帶來抓傷、咬傷、打傷等“惡果”。

·小提示:

爭執的源頭是不會協商。 預防的關鍵是教給孩子如何和小朋友交往。 比如, 對於想加入遊戲的中大班的孩子, 可以教他說:“請帶我一起玩行嗎?”如果遭到拒絕, 會說:“那我等會兒行嗎?”

2、跌傷或撞傷

孩子在活動時, 經常會突然跌倒;拋接物落在自己或同伴身上;從滑梯上或大型運動器械上不慎摔下來;彼此之間躲閃不及, 發生衝撞磕碰等“意外”。

Advertisiment

·小提示:

觀察孩子的活動, 將可能發生的確的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應變技能。 如:在玩拋接球時, 告訴他應該和小夥伴保持一定的距離, 防止拋接物落在周圍同伴的身上;危險及時告訴他, 同時教給他一些正在奔跑中, 不能低著頭向前猛衝, 應注意觀察周圍的情況, 避免與其他同伴相互碰撞而跌倒;如果不慎跌倒, 可採用前趴的方法, 防止頭著地等。

3、燙傷、燒傷

孩子的皮膚稚嫩, 很容易被開水、熱粥燙傷, 燙傷部位大都集中在頭、臉、頸及胸部。

·小提示:

這同樣是在家庭中最容易發生的意外之一。 注意熱水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觸碰到的範圍內。 一旦燙傷發生了, 馬上用自來水沖洗, 減輕疼痛和消除水腫。 如果傷口嚴重, 立即送往醫院。

Advertisiment

幼稚園中的安全隱患

在選擇幼稚園, 或者送孩子去幼稚園時, 家長們就應該先檢查幼稚園本身硬體設施是否存在安全的隱患, 我們對幼稚園裡裡外外進行一次徹底掃描。

·熱水瓶或者飲水機要放在幼兒不能碰到的地方。

·活動室內的活動器材和工具是否整理整潔, 使用之後的剪刀或者刀片有否及時收藏好。 蚊蠅藥、消毒液沒存放好, 可能幼兒就會拿來玩。

·教室, 特別是樓上的教室的窗子是否裝欄杆了。

·觀察一下送飯菜的路是不是小朋友經常玩耍的地方。 如果看到兩位阿姨抬著保溫桶上樓梯, 樓梯上卻有小朋友興沖沖的下來, 這樣孩子被燙傷的危險性就很高。 另外要確保廚房不在幼兒活動室的同一層,

Advertisiment
這樣孩子不會因為好奇或誤闖廚房而受到意外傷害。

·室內的電源插頭不能太低了, 觀察電線是否老化。 一般幼稚園的電源插頭都會設在一米五以上。

·建築物轉角處及傢俱棱角是否很尖硬, 這樣孩子容易被磕傷。

·課桌椅上的釘子是否鬆動脫落, 沒有及時修理。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危險, 在幼兒的活動中, 還有更多“看不見”的不安全因素。 如果活動中不當心, 幼稚園簡直就是個危機四伏的地方:

看護失職不當

·幼兒午睡時, 教師擅自離開或打瞌睡或幹私活, 老師經常都會在幼兒午睡時“開小差”。 這樣使得幼兒在午睡時發生的窒息或跌落等意外, 老師沒有辦法及時發現和處理。

·幼稚園的大門沒有及時關, 門衛看管不嚴格,

Advertisiment
幼兒私自跑出幼稚園。

·幼稚園管理不嚴, 讓陌生人接走幼兒。 要觀察是否有門衛值班, 以及門衛對陌生人的處理方法。 幼稚園應當做到了不見卡不放人, 有特殊情況須拿來接人身份證或有效證件。

·幼稚園的教職工被聘用、幼兒入園時是否經過嚴格體檢;

·教師胸前戴了別針或指甲留得太長。 有的教師愛漂亮, 卻沒考慮到這會不會紮傷幼兒。

·女孩身上的裝飾物(如手鏈上的小鈴鐺之類的東西)易入口鼻耳。 一位媽媽發現女兒回家一直哭耳朵痛, 結果帶到醫院檢查, 有一粒小珠子在耳朵裡。 原來是幼稚園裡另一個小朋友將衣服上的珠子扯下來, 分給了好朋友, 女兒沒地方放就放到耳朵裡, 結果拿不出來了, 還不敢跟老師和小朋友講。

Advertisiment

·老師將幼兒落在已開消毒燈的寢室裡。 保育員為了趕時間沒有檢查寢室裡是否還有人, 就開了消毒燈。

食品安全

·食堂工作人員是否專業, 每天的飯菜是否進行48小時留樣。

·園內的消防設施是否齊全, 教職工是否經過消防設施的培訓。

活動意外傷害

·活動時運動器械傷害。 隨著托幼機構環境的不斷改善, 兒童戶外活動逐漸增加, 活動場所面積逐漸增大, 戶外活動場所中, 大型玩具的造型新穎、色彩鮮豔、玩法有趣, 使活動時興奮忘形、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兒童極易發生意外傷害, 因此大型玩具場所發生意外傷害的幾率明顯高於其他場所。

·活動前老師未檢查運動器械及活動場地的平整和場地有無不安全障礙物。

·活動前老師未檢查幼兒的衣著、鞋帶。

·每次活動前後及老師交接班時沒有及時清點幼兒人數,孩子單獨活動時遇到危險情況沒有辦法及時尋求説明。

3種不安全言行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做父母的都想盡力去保護他們。可是,有時候愛子心切,也容易讓家長走入誤區,反而對孩子不利。

·“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他,不然他就會老欺負你。”

擔心孩子在幼稚園裡被欺負,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認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其實,這麼小的孩子不存在誰欺負誰,他可能會因為喜歡你而推你一把、拍你一下。做父母的大可不必太計較。教孩子還手實際上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孩子,不知道他會不會更厲害地打你的孩子。所以,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從正面去引導孩子之間的爭執。

·這麼大的孩子,應該能自己回家了

一個孩子在幼稚園放學時,因為沒看見爺爺,自己跑回家去了。弄得幼稚園和家長虛驚一場。而他的理由是:“爸爸說我都上大班了,應該自己回家了!”可見,家長不經意的話語,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模式。

·不能把孩子得病的事告訴幼稚園,不然孩子入不了園

如果孩子有什麼既往病史,一定要讓老師知道。有的父母怕幼稚園不收孩子,刻意隱瞞孩子的病情,這是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孩子發生緊急情況,老師有可能因為不瞭解情況而無法很快做出正確判斷,使孩子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有針對性的治療。

另外,有的家長更換了電話、住址,也想不起來告訴老師。孩子病了或發生意外,老師聯繫不上家長,需要家長簽字的時候找不著人。這種情況才真讓人著急呢!

面對危險,您可以做些什麼

·若發現園記憶體在各種不安全因素,最好及時聯繫幼稚園的老師和管理者,催促其儘快改善情況。

·在送孩子進幼稚園之前,檢查衣袋中是否有諸如美工刀、別針之類的利器。雖然老師會檢查,但是您仔細的一次檢查,可以給孩子加倍的安全。

·如果需要帶藥去幼稚園,一定要準確地填好幼兒服藥記錄,否則容易造成保健醫生給幼兒服藥時,不能正確地核對姓名與劑量。有很多家長,因為趕著要去上班,也沒有跟保健醫生講清楚,胡亂填了記錄放下藥就走了。

·換完接送卡後,家長只顧自己聊天,讓幼兒自己玩。這樣孩子容易走失,並且在找不到爸爸媽媽的時候會自己走出大門,這樣,孩子的安全就沒有保障了。

·幼兒生長很快,所以衣服鞋子每年都得換,有的家長希望能能穿久一點,所以都會買大一點的衣物。但是幼兒穿了大的鞋子,走路就會不方便經常會跌倒。因此孩子的鞋子應當合腳。

·很多女孩子頭髮留得很長,家長為了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會給孩子頭上別上很多髮卡,但是家長們應當注意到髮卡上有無螺絲、是否尖銳,是否會弄傷孩子。

面對危險,應該教會孩子些什麼

·要教會孩子怎樣正確使用剪刀,特別是在遞剪刀的時候,要將刀柄朝著對方,如果別人將剪刀頭朝著自己遞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伸手去拿刀柄。

·告訴孩子不要將手放在門縫間、桌子間、椅子間,這些地方容易被夾傷。

·不要緊挨著校車逗留,特別是在四個輪子的附近,這些地方是司機的盲點,容易發生事故。

·孩子要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東西。讓孩子記住或者隨身攜帶著你的電話號碼,如果有陌生人或者熟悉的人說代替爸爸媽媽接他回家,一定要讓老師幫忙打電話確認一下此事。

·防止異物入體。教育孩子不隨便把東西如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發生意外。

·教育大一點的孩子,使他們懂得登高的危險。教育孩子不可從高處隨便跳下。

·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棒、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裡或含在嘴裡到處跑,因為這樣容易紮傷孩子。

·不要把塑膠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儘量避免將塑膠袋亂放。

·在野外旅行散步時,教育孩子不能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放入口內,預防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

·能說清楚自己的姓名、家長的姓名、家裡電話、家庭住址。

·活動前老師未檢查幼兒的衣著、鞋帶。

·每次活動前後及老師交接班時沒有及時清點幼兒人數,孩子單獨活動時遇到危險情況沒有辦法及時尋求説明。

3種不安全言行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做父母的都想盡力去保護他們。可是,有時候愛子心切,也容易讓家長走入誤區,反而對孩子不利。

·“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他,不然他就會老欺負你。”

擔心孩子在幼稚園裡被欺負,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認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其實,這麼小的孩子不存在誰欺負誰,他可能會因為喜歡你而推你一把、拍你一下。做父母的大可不必太計較。教孩子還手實際上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孩子,不知道他會不會更厲害地打你的孩子。所以,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從正面去引導孩子之間的爭執。

·這麼大的孩子,應該能自己回家了

一個孩子在幼稚園放學時,因為沒看見爺爺,自己跑回家去了。弄得幼稚園和家長虛驚一場。而他的理由是:“爸爸說我都上大班了,應該自己回家了!”可見,家長不經意的話語,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模式。

·不能把孩子得病的事告訴幼稚園,不然孩子入不了園

如果孩子有什麼既往病史,一定要讓老師知道。有的父母怕幼稚園不收孩子,刻意隱瞞孩子的病情,這是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孩子發生緊急情況,老師有可能因為不瞭解情況而無法很快做出正確判斷,使孩子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有針對性的治療。

另外,有的家長更換了電話、住址,也想不起來告訴老師。孩子病了或發生意外,老師聯繫不上家長,需要家長簽字的時候找不著人。這種情況才真讓人著急呢!

面對危險,您可以做些什麼

·若發現園記憶體在各種不安全因素,最好及時聯繫幼稚園的老師和管理者,催促其儘快改善情況。

·在送孩子進幼稚園之前,檢查衣袋中是否有諸如美工刀、別針之類的利器。雖然老師會檢查,但是您仔細的一次檢查,可以給孩子加倍的安全。

·如果需要帶藥去幼稚園,一定要準確地填好幼兒服藥記錄,否則容易造成保健醫生給幼兒服藥時,不能正確地核對姓名與劑量。有很多家長,因為趕著要去上班,也沒有跟保健醫生講清楚,胡亂填了記錄放下藥就走了。

·換完接送卡後,家長只顧自己聊天,讓幼兒自己玩。這樣孩子容易走失,並且在找不到爸爸媽媽的時候會自己走出大門,這樣,孩子的安全就沒有保障了。

·幼兒生長很快,所以衣服鞋子每年都得換,有的家長希望能能穿久一點,所以都會買大一點的衣物。但是幼兒穿了大的鞋子,走路就會不方便經常會跌倒。因此孩子的鞋子應當合腳。

·很多女孩子頭髮留得很長,家長為了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會給孩子頭上別上很多髮卡,但是家長們應當注意到髮卡上有無螺絲、是否尖銳,是否會弄傷孩子。

面對危險,應該教會孩子些什麼

·要教會孩子怎樣正確使用剪刀,特別是在遞剪刀的時候,要將刀柄朝著對方,如果別人將剪刀頭朝著自己遞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伸手去拿刀柄。

·告訴孩子不要將手放在門縫間、桌子間、椅子間,這些地方容易被夾傷。

·不要緊挨著校車逗留,特別是在四個輪子的附近,這些地方是司機的盲點,容易發生事故。

·孩子要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東西。讓孩子記住或者隨身攜帶著你的電話號碼,如果有陌生人或者熟悉的人說代替爸爸媽媽接他回家,一定要讓老師幫忙打電話確認一下此事。

·防止異物入體。教育孩子不隨便把東西如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發生意外。

·教育大一點的孩子,使他們懂得登高的危險。教育孩子不可從高處隨便跳下。

·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棒、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裡或含在嘴裡到處跑,因為這樣容易紮傷孩子。

·不要把塑膠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儘量避免將塑膠袋亂放。

·在野外旅行散步時,教育孩子不能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放入口內,預防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

·能說清楚自己的姓名、家長的姓名、家裡電話、家庭住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