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胎位不正?

被醫生告知“胎位不正”。 聽到這個消息, 准媽媽都會立刻緊張起來, 自己也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 怎麼就胎位不正了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什麼是胎位不正以及糾正的方法。

寶寶的體位在變化

胎寶寶的正常體位是頭朝下, 臀部朝上, 頭部在媽媽的骨盆入口處, 下巴貼近胸部, 身體前屈, 四肢屈曲交叉在胸腹前, 整個身體像個橢圓形。 在孕28 周以前, 由於羊水相對較多, 胎寶寶又比較小, 在子宮內的活動範圍較大, 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 即使胎位異常, 仍有自然翻轉的可能。

孕32 周以後, 胎寶寶長得很快,

Advertisiment
羊水相對減少, 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就會相對固定。

胎位不正有3 種

孕32 周以後, 寶寶自然翻轉體位的機會大大降低, 如果體位仍然不正常, 胎位不正就基本可以確定了, 但也有少數的胎寶寶可以自己轉到正常位置。

1臀位。 最常見的一種異常胎位, 胎寶寶的頭部朝上, 臀部朝下。 由於胎寶寶的頭圍比臀圍大, 正常分娩時, 胎頭一旦娩出, 身體的其他部分可隨之迅速娩出。 如果臀部先娩出, 寶寶的肩部和頭部的娩出會非常困難, 造成難產, 甚至因為臍帶受壓時間過長, 導致寶寶死亡。

2橫位。 胎寶寶的身體與准媽媽的身體互相垂直, 橫在准媽媽的肚子裡, 而且胎寶寶的肩部或手為先露部位。 橫位的發生率較低, 但危險性最高, 如果不能及時恰當處理,

Advertisiment
會危及媽媽和寶寶的生命。

3 頭位異常。 胎寶寶頭部向下, 進入准媽媽的骨盆, 也不都是正常胎位, 除了枕前位是正常的, 其餘的枕後位、枕橫位、面先露、額先露等, 都屬於異常胎位。 這要到分娩前才能確定。 但是枕橫位、枕後位可以在分娩過程中轉為正常的枕前位, 使寶寶順利娩出。 頭位異常也是導致難產的主要原因。

胎位不正原因何在?

● 准媽媽羊水過多, 使胎寶寶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大, 胎寶寶動作過大時, 就會影響到胎位。

● 多胎、羊水過少等, 會造成胎寶寶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 無法正常活動, 從而發生擁擠, 導致胎位不正。

● 准媽媽骨盆狹窄、前置胎盤, 或胎兒巨大等, 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

Advertisiment
引起胎位不正。

● 准媽媽腹壁鬆弛, 缺乏彈性, 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 導致胎位不正。

● 准媽媽子宮畸形, 可造成子宮腔的空間發生變化, 使得胎寶寶的活動範圍發生變化, 從而引起胎位不正。

● 胎寶寶畸形時, 身體活動也會有異常。 因此, 准媽媽一定要按時做產檢, 及早發現異常情況, 妥善應對。

有些可以糾正

對於最常見的臀位, 可以採取以下幾種糾正方法:

● 膝胸臥位法。 這是准媽媽自我糾正的一種有效方法。 動作要領是:准媽媽跪在硬板床上, 胸部墊一個枕頭, 將兩手前臂上屈, 頭部轉向一側貼在床面上, 臀部與大腿成直角。 可每天做2 ~ 3 次, 每次10 ~ 15 分鐘, 5 ~ 7 天為一療程, 一個療程後複查胎位。 這種方法簡單易行, 但是常常讓准媽媽感覺腰酸、頭暈、噁心,

Advertisiment
不容易堅持。

● 艾灸至陰穴。 具體做法是:准媽媽平臥或採取端坐的姿勢, 松解褲帶, 艾灸雙側至陰穴(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 寸), 每天1 ~ 2 次, 每次15分鐘, 5 天為一療程, 一周後複查胎位。 開始時要由醫生幫助找准穴位, 以後准媽媽可以在家自己做。

● 外倒轉術。 如果上面兩種方法未達到糾正胎位的效果, 可採取外倒轉術, 通過手推等動作使胎寶寶的體位轉為正常體位。 這一操作存在一定的風險, 必須由醫生來做。

橫位寶寶有些可以自己轉成頭位或臀位, 如果轉成頭位就不用太擔心了;如果轉成臀位, 可以採取外倒轉術糾正。

頭位異常的寶寶如果在分娩前不能轉為正常, 如發生持續性枕後位或枕橫位, 醫生也可通過手法糾正。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