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 我們都非常有耐心, 教導他, 陪伴他, 我人期待孩子的長大, 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 我們卻漸漸失去耐心, 有句很出名的話大概你也聽過, "我們用一年時間教孩子走路和說話, 用一輩子時間教他們閉嘴和坐下", 這真真一句大實話啊!也太真(cán)實(kù)了…

今天小編分享的文章, 裡面有好些孩子成長會問到"為什麼", 當孩子不斷地問時, 家長可否想過怎麼答, 可否有耐心引導孩子?

豆豆兩歲多以後, 開始喜歡不斷地問為什麼:

"怎麼下雨了呀?"

"為什麼今天沒有太陽呢?"

"月亮它去哪了呀?"

"紅燈完了為什麼就是綠燈呢?"

Advertisiment

"這個井蓋是幹什麼用的?"

"小狗為什麼要拉屎?"

……

幾乎是只要醒著, 他就會不斷地問問題, 為了讓自己變得博學一點, 我硬著頭皮去看《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麼》, 去網上查資料, 試圖把自己變成全能解說員。 慢慢地, 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因為他從來不是只問一個問題, 他問問題幾乎都是連珠炮式的:

"媽媽, 地上這個黑黑的是什麼?"

我說:"那是你的影子。 "

豆豆:"為什麼影子會動?"

我:"因為你在動呀。 "

豆豆:"為什麼我動他就動?為什麼我有影子呢?"

我:"因為人不是透明的, 光透不過去, 就形成了影子。 "

豆豆:"為什麼……"

天啊, 這個孩子的問題有完沒完?這才兩歲多, 就這樣多的問題要問, 這個媽媽我做不了, 我遲早是下崗的命!這些問題還是能翻書查到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還有些問題根本不是看書就能解決的, 比如:

"這個車怎麼就停著不開了呢?"

"為什麼這個上面是白色, 那個上面是黑色?"

"為什麼那個飛機屁股那兒是紅色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他們常常有五花八門的問題要問我們, 作為家長, 我們經常被問得不知所措, 於是立刻搜腸刮肚地回答他們的問題, 回答不出來的, 趕緊上圖書館、上網查資料, 四處去請教各個專家, 好不容易解決了眼下的問題, 他們又有了新的問題在等著我們。 真是答案有盡, 問題無窮。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是繼續盡心竭力當一個全能解說員、問題回答機, 還是轉變方法呢?

關鍵是, 我們這樣無休止地給孩子回答問題,

Advertisiment
真的就能讓孩子學習到我們希望他們學習的知識嗎?

我們張開大嘴吧唧吧唧地一通解說, 孩子聽進去了嗎?

會不會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 讓孩子覺得我們很囉唆、很煩, 覺得自己很無助、很無知呢?

更關鍵的是, 孩子問這個問題時, 他需要的是什麼?

他真的需要你像個科學家一樣解說嗎?

不!絕對不是!

其實, 孩子在問我們問題之前, 自己已經在心裡把這個問題思考過了, 正如阿戴爾·費伯在《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所說, "他們需要大人做的是充當一個回音壁, 幫助他們更進一步去探索他們的思想。 "

說到底, 他們需要的是聽見, 我問的問題你聽見了, 需要的是回應, 我說的話, 你要理解性地回應了。 所謂理解性地回應,

Advertisiment
不是指直接說出答案, 而是站在提問者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 理解他遠比告訴他答案來得重要。

有很多人認為, 孩子問問題是學習的好機會, 所以市面上到處都是教人怎麼回答孩子問題的書, 仿佛每一個父母都得是三頭六臂的科普達人一樣, 他們認為雖然答案很深奧、很難懂, 但如果總是對孩子重複的話, 孩子一定能變得知識豐富。 當然, 由於孩子是吸收性心智, 他會很容易地吸收到環境中的一切。

當父母對他講大道理、大理論的時候, 即使他不理解, 他也有可能照葫蘆畫瓢給你說出來, 看起來就好像記住了一樣, 這讓很多父母無比欣喜, 以為孺子可教, 自家出了個百年難遇的天才。 但實際上, 只要父母敢於灌輸,

Advertisiment
每一個孩子都能顯得知識淵博。 然而, 這些知識對孩子而言, 也僅僅限於他能說出來而已, 與孩子長大後啥樣, 沒有一點關係, 否則, 天才早就滿天飛了。 而且這種借回答問題灌輸知識的方式對孩子心理還有很大傷害。

從兒童的心理發展來說, 七歲之前, 他們是生活在夢幻的世界中的, 他們需要的是夢幻的、富有想像力的回答, 大人一板一眼的科普性答案會損傷孩子的心靈, 會提早喚醒孩子, 讓孩子過早地進入現實世界, 這與揠苗助長是一個意思, 對於心理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而言, 這是非常大的傷害。

孩子為什麼問我們問題?要麼他是好奇, 確實想知道, 但他心裡又有些答案想要確證一下;要麼就是他有情緒, 想對我們說點什麼,他的問題只是一個幌子,他真正需要的是傾聽。

有人可能不理解,這麼小的孩子,還會打幌子呀?他們確實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不信,你看下面發生在我家和我任教的幼稚園的真實例子。

例一:

有天,豆豆問我:"媽媽,影子怎麼這麼黑?"

我:"嗯,真的呀,影子還真是挺黑的。"

豆豆:"你的影子黑嗎?"

我:"你說呢?"

豆豆看了看:"你也有個黑影子。"

我:"對了,我的影子也是黑色的。"

豆豆:"媽媽,爸爸為什麼說我是黑黑的孩子?"

我:"你不喜歡被爸爸說成黑黑的孩子。"

豆豆:"我以後不許爸爸說我,我不是黑黑的孩子。"

說完,豆豆委屈地撇了撇嘴。原來說了這麼半天,核心問題是最後一句,爸爸可能開玩笑地說他黑,他心裡不舒服了,而他對我說出來了,這個情緒也就釋放出來了。

可如果我也是抱著科普的思想,告訴他為什麼人有影子,影子為什麼是黑色的,我能知道孩子到底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嗎?孩子的情緒還能釋放出來嗎?孩子能有一種被看見、被聽到、被理解的感覺嗎?

例2

有一天,幼稚園的一個小女孩問我:"老師,人為什麼是從小往大長,而不是從大往小長呢?"

這個孩子的問題一出口,看著她難過的表情,我馬上就知道她其實不是在問問題,而是在傾訴,於是理解性地回應她:"你希望自己現在就很大了。"

她:"是啊,我希望我現在就跟大人一樣大,我媽媽整天管著我,我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她都不讓!"

我:"你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可是媽媽不同意,這讓你很難過。"

她:"嗯,爸爸要坐地鐵坐火車才能到,那很危險!"

我:"哦?"

她:"可危險啦,我媽媽昨天給我看了一張圖片,是一個女人掉到地鐵裡被軋死的照片,到處都是血呢!"

說著,她緊緊地靠在我身上,一臉的驚恐。我抱著她不知道說什麼好,她媽媽給孩子看這種暴力血腥的圖片,這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過了一會兒她又問:"爸爸坐地鐵會不會死?我好害怕啊!"我沒有直接告訴她爸爸不會死,因為她的擔心還在心裡,我需要進一步讓她發洩情緒。所以,我只是抱著她親了親她的額頭,繼續理解她:"你擔心爸爸坐地鐵出事,你想保護爸爸!"孩子哇地哭出了聲,邊哭邊喊:"我真的好害怕啊!"

後來我和家長溝通完才知道,很久以前,孩子的媽媽給孩子看過一張有關地鐵事故的圖片,孩子就記住了。由於記憶深刻,她認為這就是昨天發生的事情,結果這次她爸爸要出差,她得知爸爸也要坐地鐵,就非常害怕,本能地,她就想陪著爸爸一起出差,保護爸爸,家裡人根本不知道實際情況,還以為這個孩子貪玩使性子呢!

所以,當孩子帶著情緒問我們問題時,做家長的切忌直接回答問題或者不耐煩地打發孩子,要知道,這是他們向你敞開心扉傾訴自我的時刻,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理解性地聆聽,可以重複他們的問題,或者說出他們的感受,讓他們得到理解後傾吐自己真正的心聲,讓他們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

那麼,面對孩子因為好奇而提出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首先,不要立刻回答他們的問題

立刻回答孩子的問題不僅沒有任何作用,而且會剝奪孩子自己思考的權利,那是我們在替他們做智力練習。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那等孩子自己思考完後,你再找機會給他提供所謂的"正確的"答案。有人擔心會錯過機會,沒辦法向孩子灌輸這種正確的答案,其實,這個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哪有什麼答案是唯一正確的?

再說,和孩子在一起是開放性的,孩子成長的時間這麼長,他一定會再問你這個問題,你也絕不會沒有機會告訴他答案。可是,事實上,如果你給他機會讓他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他則很有可能給你一個非常有想像力的答案。

比如,有一天豆豆問爸爸:"爸爸,月亮為什麼有時候是彎的,有時候是圓的呢?"豆爸非常激動,兒子終於給他機會來講科普了!他清了清嗓子,激動地說:"這個問題我一會兒告訴你。"說完趕緊整理思路,想要從天文學、歷史學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解說。整理完後,他自信滿滿地去找豆豆:"你知道為什麼月亮有時圓有時彎嗎?要不要爸爸告訴你啊?"豆豆:"因為她的圓衣服髒了,洗了還沒幹,只能穿彎衣服了啊!"看,這是多麼富有想像力的回答啊!

其次,讓問題回到提問者本身

可以把問題拿過來反問孩子,讓他們自己思考、回答:"對呀,為什麼人會走路,小貓卻會爬呢?""你說呢?"你可能會擔心孩子太小,答不上來,其實你放心好了,他問的問題,即使沒有正確的答案,也是有大概的答案的。

雖然這個答案不符合你理想中的科學答案,但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就是充滿童趣的回答,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正確答案。而對於大孩子,即使他也答不上來,起碼你問了他,就是給了他思考的時間,所以即便他一時答不上來,你們一起去查書,去詢問其他人,不也體現了你們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嗎?這種啟發他自己尋找答案的效果要遠遠好於你給他灌輸答案。

再次,鼓勵他向其他地方尋求幫助

如,豆豆問:"這個車為什麼不開呢?"我也問:"嗯,為什麼這個車不開呢?如果我們能問問司機就好了。"結果豆豆馬上走到司機那兒問:"叔叔,你的車為什麼不開呢?"司機沒見過這樣勇敢好問的孩子,高興得不得了,不光熱情地回答問題,還把他抱到車上摸方向盤,玩反光鏡。

事情雖然很小,但起碼給了孩子一個信念,那就是除了家庭,這個社會也是可以信賴的,這個社會有很多很豐富的資源,家裡解決不了的問題,社會上其他人有可能幫助他解決,同樣,如果他需要幫助,會有很多人願意幫助他。

最後,不要打擊孩子,更不要嘲笑他們的問題不管孩子問的問題有多麼讓你惱火,都不要打擊他、嘲笑他,比如,

孩子問:"我為什麼不能吃很多糖呢?"

你可以反問他:"看來你很想吃很多的糖,可是為什麼不可以呢?"

或者鼓勵他向外人尋找答案:"這個問題我們可能需要問問牙醫哦。"

孩子問這類問題其實只是表達一種願望,希望能不受限制地吃糖,而不是真的會去吃很多的糖,我們尊重他們的問題就是尊重他們的情感,表達的是一種接納的態度:不管你問什麼樣的問題,表達什麼樣的願望,也不管我是否順從你的願望,我都會認真傾聽並積極思考,我的態度表明,你的問題很重要,你的情感很重要,我看到了,我聽到了。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教育巨匠——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斯坦納的一首詩:

不想

不想,再迷戀成為一個問題解決的專家

只想,當一個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沉迷於扮演一個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與你平起平坐,望著你,聽你說故事

不想,再去改變別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層,深深地聆聽本文。

想對我們說點什麼,他的問題只是一個幌子,他真正需要的是傾聽。

有人可能不理解,這麼小的孩子,還會打幌子呀?他們確實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不信,你看下面發生在我家和我任教的幼稚園的真實例子。

例一:

有天,豆豆問我:"媽媽,影子怎麼這麼黑?"

我:"嗯,真的呀,影子還真是挺黑的。"

豆豆:"你的影子黑嗎?"

我:"你說呢?"

豆豆看了看:"你也有個黑影子。"

我:"對了,我的影子也是黑色的。"

豆豆:"媽媽,爸爸為什麼說我是黑黑的孩子?"

我:"你不喜歡被爸爸說成黑黑的孩子。"

豆豆:"我以後不許爸爸說我,我不是黑黑的孩子。"

說完,豆豆委屈地撇了撇嘴。原來說了這麼半天,核心問題是最後一句,爸爸可能開玩笑地說他黑,他心裡不舒服了,而他對我說出來了,這個情緒也就釋放出來了。

可如果我也是抱著科普的思想,告訴他為什麼人有影子,影子為什麼是黑色的,我能知道孩子到底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嗎?孩子的情緒還能釋放出來嗎?孩子能有一種被看見、被聽到、被理解的感覺嗎?

例2

有一天,幼稚園的一個小女孩問我:"老師,人為什麼是從小往大長,而不是從大往小長呢?"

這個孩子的問題一出口,看著她難過的表情,我馬上就知道她其實不是在問問題,而是在傾訴,於是理解性地回應她:"你希望自己現在就很大了。"

她:"是啊,我希望我現在就跟大人一樣大,我媽媽整天管著我,我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她都不讓!"

我:"你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可是媽媽不同意,這讓你很難過。"

她:"嗯,爸爸要坐地鐵坐火車才能到,那很危險!"

我:"哦?"

她:"可危險啦,我媽媽昨天給我看了一張圖片,是一個女人掉到地鐵裡被軋死的照片,到處都是血呢!"

說著,她緊緊地靠在我身上,一臉的驚恐。我抱著她不知道說什麼好,她媽媽給孩子看這種暴力血腥的圖片,這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過了一會兒她又問:"爸爸坐地鐵會不會死?我好害怕啊!"我沒有直接告訴她爸爸不會死,因為她的擔心還在心裡,我需要進一步讓她發洩情緒。所以,我只是抱著她親了親她的額頭,繼續理解她:"你擔心爸爸坐地鐵出事,你想保護爸爸!"孩子哇地哭出了聲,邊哭邊喊:"我真的好害怕啊!"

後來我和家長溝通完才知道,很久以前,孩子的媽媽給孩子看過一張有關地鐵事故的圖片,孩子就記住了。由於記憶深刻,她認為這就是昨天發生的事情,結果這次她爸爸要出差,她得知爸爸也要坐地鐵,就非常害怕,本能地,她就想陪著爸爸一起出差,保護爸爸,家裡人根本不知道實際情況,還以為這個孩子貪玩使性子呢!

所以,當孩子帶著情緒問我們問題時,做家長的切忌直接回答問題或者不耐煩地打發孩子,要知道,這是他們向你敞開心扉傾訴自我的時刻,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理解性地聆聽,可以重複他們的問題,或者說出他們的感受,讓他們得到理解後傾吐自己真正的心聲,讓他們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

那麼,面對孩子因為好奇而提出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首先,不要立刻回答他們的問題

立刻回答孩子的問題不僅沒有任何作用,而且會剝奪孩子自己思考的權利,那是我們在替他們做智力練習。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那等孩子自己思考完後,你再找機會給他提供所謂的"正確的"答案。有人擔心會錯過機會,沒辦法向孩子灌輸這種正確的答案,其實,這個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哪有什麼答案是唯一正確的?

再說,和孩子在一起是開放性的,孩子成長的時間這麼長,他一定會再問你這個問題,你也絕不會沒有機會告訴他答案。可是,事實上,如果你給他機會讓他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他則很有可能給你一個非常有想像力的答案。

比如,有一天豆豆問爸爸:"爸爸,月亮為什麼有時候是彎的,有時候是圓的呢?"豆爸非常激動,兒子終於給他機會來講科普了!他清了清嗓子,激動地說:"這個問題我一會兒告訴你。"說完趕緊整理思路,想要從天文學、歷史學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解說。整理完後,他自信滿滿地去找豆豆:"你知道為什麼月亮有時圓有時彎嗎?要不要爸爸告訴你啊?"豆豆:"因為她的圓衣服髒了,洗了還沒幹,只能穿彎衣服了啊!"看,這是多麼富有想像力的回答啊!

其次,讓問題回到提問者本身

可以把問題拿過來反問孩子,讓他們自己思考、回答:"對呀,為什麼人會走路,小貓卻會爬呢?""你說呢?"你可能會擔心孩子太小,答不上來,其實你放心好了,他問的問題,即使沒有正確的答案,也是有大概的答案的。

雖然這個答案不符合你理想中的科學答案,但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就是充滿童趣的回答,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正確答案。而對於大孩子,即使他也答不上來,起碼你問了他,就是給了他思考的時間,所以即便他一時答不上來,你們一起去查書,去詢問其他人,不也體現了你們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嗎?這種啟發他自己尋找答案的效果要遠遠好於你給他灌輸答案。

再次,鼓勵他向其他地方尋求幫助

如,豆豆問:"這個車為什麼不開呢?"我也問:"嗯,為什麼這個車不開呢?如果我們能問問司機就好了。"結果豆豆馬上走到司機那兒問:"叔叔,你的車為什麼不開呢?"司機沒見過這樣勇敢好問的孩子,高興得不得了,不光熱情地回答問題,還把他抱到車上摸方向盤,玩反光鏡。

事情雖然很小,但起碼給了孩子一個信念,那就是除了家庭,這個社會也是可以信賴的,這個社會有很多很豐富的資源,家裡解決不了的問題,社會上其他人有可能幫助他解決,同樣,如果他需要幫助,會有很多人願意幫助他。

最後,不要打擊孩子,更不要嘲笑他們的問題不管孩子問的問題有多麼讓你惱火,都不要打擊他、嘲笑他,比如,

孩子問:"我為什麼不能吃很多糖呢?"

你可以反問他:"看來你很想吃很多的糖,可是為什麼不可以呢?"

或者鼓勵他向外人尋找答案:"這個問題我們可能需要問問牙醫哦。"

孩子問這類問題其實只是表達一種願望,希望能不受限制地吃糖,而不是真的會去吃很多的糖,我們尊重他們的問題就是尊重他們的情感,表達的是一種接納的態度:不管你問什麼樣的問題,表達什麼樣的願望,也不管我是否順從你的願望,我都會認真傾聽並積極思考,我的態度表明,你的問題很重要,你的情感很重要,我看到了,我聽到了。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教育巨匠——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斯坦納的一首詩:

不想

不想,再迷戀成為一個問題解決的專家

只想,當一個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沉迷於扮演一個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與你平起平坐,望著你,聽你說故事

不想,再去改變別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層,深深地聆聽本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