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感冒

疾控專家表示, 手足口病初期臨床表現類似感冒症狀, 如發熱、咽痛等。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發熱、起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症狀,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免延誤病情。 據介紹, 手足口病的皰疹特徵明顯, 其皰疹裡面的水少, 米粒大小, 周圍有一圈紅暈, 往往“四不像”, 既不像蚊蟲咬, 不像藥物疹, 不像口唇牙齦皰疹, 不像水痘。

疾控專家介紹, 手足口病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為糞―手―口。 其典型表現有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 從發病情況看,

Advertisiment
5歲以下的孩子最多, 潛伏期多為2―10天, 平均3―5天。 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能夠自愈, 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由於此種傳染疾病尚缺乏疫苗, 因此, 提前預防尤為關鍵。

1.遠離人多嘈雜之地保證居室通風乾爽

疾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在萬物復蘇的春季, 病菌也開始大量滋生, 而人多嘈雜的地方, 空氣污濁, 攜帶病菌的唾液等更容易傳播疾病。 因此, 家長因避免讓寶寶到此類地方。 同時, 保證室內通風乾爽。 定期開窗通風, 增加空氣對流。 可適當配合除菌抑菌類的空氣清新劑, 但要注意選擇天然溫和類的配方, 如振東家護空氣清新劑中蘊含的金銀花、苦參、龍膽草等,

Advertisiment
借助於中草藥本身具有的殺菌、消炎等功效, 從而達到除菌抑菌的目的, 對有寶寶的家庭就比較適用。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2.及時做好衛生清潔注重除菌有效抑菌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因此, 家中潛藏細菌的地方都應及時清潔。 寶寶衣物需定期更換並及時清洗, 孩子使用的物品如尿布也要及時清理、曝曬甚至消毒;嬰幼兒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兒童的玩具、餐具等物品也最好每日進行清洗消毒。 家中被褥、地毯等也是細菌聚集繁殖的場所, 需定期清洗、曝曬。 但是, 在選擇洗滌劑時, 避免使用化學添加的成分, 否則, 對患兒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傷害。 可以選擇中藥類的嬰幼兒專用洗滌用品,

Advertisiment
類似于振東家護嬰幼兒洗衣露, 相比化學物質, 更適用于寶寶衣物的清洗。

3.勤洗雙手晨起檢查病情嚴重及時就醫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 也注重培養兒童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看護人接觸孩子前、替換尿布後或處理孩子糞便後都要勤洗雙手。 同時, 妥善處置孩子的分泌物。 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都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 消毒後再丟入廁所, 不要隨意丟棄, 同時要消毒便盆。 最好每天兩次清潔孩子口腔, 引導孩子正確刷牙、漱口。 讓孩子多喝白開水, 避免吃高熱卡、高蛋白食物, 應清淡飲食, 比如稀飯、麵條等易消化的食物。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但專家提醒,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自身抵抗力不好, 就需要用藥物治療。 若發現孩子異常, 應及時就診。 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居室要經常通風, 勤曬衣被。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