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孩子做到自信

自信對一個人的成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自信的人在待人接物上會更落落大方, 在事業上也更容易成功, 在家庭上也更能和諧。 而自信不是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才有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 我們就應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母嬰專家指出, 自信是一種情感體驗, 對於孩子而言, 從小就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評價系統, 樹立自信, 會為他將來成功度過一生, 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才能讓孩子做到自信呢?

一、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

多贊許, 少責備, 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 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

Advertisiment
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 不願參加集體活動, 認為沒人愛他, 缺乏自信。 因此, 作為老師、家長, 切忌用尖刻的語言, 諷刺挖苦孩子, 不用別家孩子的優勢比自家孩子的不足, 不能在別人面前懲罰孩子或不尊重孩子, 不把孩子的話當“耳旁風”, 不濫施權威, 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使之產生自卑感, 而喪失孩子的自信心。 因此要特別的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幫助孩子發展自尊感, 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二、調整成人與孩子間的關係

孩子與老師、家長間的關係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首先應檢查一下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是否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 如果孩子感到老師、父母喜歡他、尊重他,

Advertisiment
態度溫和, 孩子的感覺很好, 往往就活潑愉快, 積極熱情, 自信心強。 相反, 如果老師、父母對孩子訓斥多, 粗暴, 態度冷淡, 孩子就情緒低沉, 對周圍的事物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

三、要言傳身教

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 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 平時, 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 “你一定能行, 你肯定做得不錯”。 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于成人的評價, 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 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 我也能做到。 老師、家長是孩子的效仿榜樣, 因此, 在孩子面前更應有自信心, 樂觀的性格, 有魄力, 自強, 辦事不怯懦。 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 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

Advertisiment
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四、讓孩子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

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 而過多的失敗體驗, 往往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因此, 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 提出適合其水準的任務和要求, 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 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 如讓他跳一跳, 想辦法把花籃取下來, 從而在不斷的成功中培養自信。 切忌花籃掛得太高, 而實際能力不及, 連連失敗, 致使自信心屢屢受挫。 同樣, 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 一個在遊戲中總做不好的孩子, 很難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 他會減少自信心, 並由此不願再去努力, 越是不努力,

Advertisiment
就越是做不好, 就會越是不自信, 形成惡性循環。 成人應通過幫助他們, 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來消除這種惡性循環。

知道了如何才能讓孩子做到自信, 所以作為父母, 我們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 對於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要格外關心。 對於這樣的孩子, 我們要從生活中幫助他們培養起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