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才能讓孩子把心裡的話說出來

父母在與孩子進行交流時, 總是會發現:孩子不願意對父母說出自己的煩惱, 更多的時候, 孩子會選擇將煩惱壓在心裡或是向同伴傾訴。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孩子不確定對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是否安全。 很多時候, 父母對孩子的觀點是持一種評判態度的。 對這些父母來說, 孩子的想法或是“對”, 或是“不對”, 在關注孩子對錯的同時, 就很難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

那麼如何跟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呢?

1.要贏得孩子的信任。

如果父母動不動就責駡孩子, 那麼他對父母一定是不信任的。

Advertisiment
而即使父母不責駡孩子, 只是做一個公正的“法官”, 用某種觀點來評判孩子。

那麼, 孩子會因為擔心自己“說錯了”, 於是在和父母交談時, 只撿“對的”說, 討好父母, 而將自己的真實想法暗暗隱藏起來。

所以, 父母平時要對孩子友善一些, 在教育孩子時, 多注意啟發孩子, 讓他產生道義上的思考, 而不是將自己的是非觀念強加在孩子身上。

2.和孩子交談要專心。

不要一邊做自己的事情, 一邊聽孩子說話, 然後以“嗯, 嗯”作為對孩子的回應。 這樣的交談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根本沒認真聽自己說話, 於是也懶得繼續說下去。

因此, 當父母要和孩子聊天時, 一定要先放下手頭上的工作, 專心與孩子對談。

3.在談話中耐心引導。

每個人在將自己內心想法吐露給別人時都會產生遲疑,

Advertisiment
孩子也不例外。 這時, 父母要保持溫和的態度, 鼓勵孩子, 引導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孩子不想說, 父母不要強迫, 而是要勸慰他, 打消他的顧慮, 從而主動表達自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