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把孩子的厭學變成好學

真實案例

16歲高中生主動要求退學去當打工妹

這已經是這個月老師打到家裡面的第五次“投訴”電話了, 林爸爸面對女兒的現狀, 顯得無能為力。 電話中, 老師把林雪在學校的“不良表現”向林爸爸又描述了一番。 林爸爸掛了電話, 把林雪叫到身邊, 氣得臉上的肌肉都顫抖了:“我和媽媽辛辛苦苦地賺錢, 就是為了能夠讓你上一個好大學, 有一個好前程!你們老師說你要退學?你膽子夠大啊!”林雪站在爸爸面前, 臉上沒有一絲悔意, 在她看來, 能夠離開學校, 就是一種自由, 作業每天要寫到晚上11點的煎熬真讓她受夠了。

Advertisiment

林雪是一名高一的學生。 在學校裡面, 她的成績處於下等水準。 雖然爸爸媽媽和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樣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一所好大學, 但他們並沒有給林雪多麼大的學習壓力。 在爸爸媽媽看來, 林雪能夠高高興興地上學學知識, 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 每次看到林雪不及格的試卷時, 爸爸依舊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每次責駡雖然可以讓林雪自省一段時間, 但卻起不到長期的效果。 林雪的媽媽很反對丈夫對孩子大呼小叫, 但面對“不爭氣”的孩子, 也只有歎息。

老師和林爸爸曾見了幾次面, 每次都反映林雪在學校裡面學習態度不端正, 上課無精打采。 因為林雪是住校, 老師多次發現其在宿舍睡覺而不去上課。

Advertisiment
當著老師和爸爸的面, 林雪很直白地說:“上學太沒勁了, 既然我是你們眼中的壞孩子, 不如讓我退學吧, 我想去打工。 ”

爸爸媽媽苦口婆心地勸說, 依舊沒有起到效果。 新學期開始後, 林雪的成績變得更糟糕。 與此同時, 她還經常和同學翻牆到學校外面玩。 為了保證林雪的人身安全, 老師不得不致電給林爸爸, 希望他能夠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來, 否則就算她不主動退學也早晚會被學校開除。

案例剖析

林雪的情況, 屬於典型的厭學情緒。 但這種情緒真的只是青春期的一種叛逆行為嗎?其實未必。 從林雪的性格來看, 雖然案例中並沒有過多提及, 但依舊可以隱約看出父母對其平時的教育不當, 什麼事情都由著她的性子來,

Advertisiment
而干預時又過於粗暴, 這致使林雪在面對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時, 不但不會及時改正, 相反卻選擇了放棄自己的學業。 林雪處理事情的情緒化傾向, 很容易讓自己走上極端的道路。

1.學習環境是誘因, 沉重的學習負擔是造成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的主要原因。

雖然林雪的學習成績一般, 但青少年都有一定的自尊心, 當身邊的同學、朋友拿到滿分試卷的時候, 他們一樣會心有不甘。 而家長口上雖不明說, 心裡依舊期盼女兒能上一所好學校, 不論孩子考得是否比上次進步, 只要達不到自己的預期, 都會對孩子大加指責。 一次次的“失敗”讓孩子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再加上“每天作業要寫到11點”的學校壓力, 最終導致了林雪的厭學。

Advertisiment

其實, 學習成績不好並不代表孩子將來不能成為一個對有社會有用的人。 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價自己的孩子, 未免過於片面化。 林雪的父母雖表面上沒有這麼做, 但內心中對女兒的期望依舊在隱隱約約中給林雪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所以, 身為父母, 在面對孩子學習成績差這一現狀的時候, 不要盲目地提出自己的批評。 雙方都靜下心來共同尋找一個解決之道, 或者在老師的幫助下商討如何儘快提高孩子成績的辦法。 快樂是學習之本, 如果只追求成績的高低, 就失去了學習本身的意義。

2.家庭環境是造成孩子厭學心理的重要原因, 錯誤的教育方式可以給孩子的學習情緒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在一些家庭中, 當孩子的成績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是去正確引導, 而是斥責甚至暴力相向。 “棍棒之下出孝子”這樣毒性的教育信條早該被拋棄了, 孩子是我們要尊重的獨立個體, 唯有先肯定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 哪怕孩子只是比上次多付出了一點點的努力, 我們也應該積極地肯定這份努力, 給予他們足夠的信心, 然後弄去分析學習方式上的不足。 一味只知道埋怨的父母, 只會讓孩子更為消極地去對待自己的學習。

3.父母的榜樣作用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若是我們自己都對學習持有反感的態度, 這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如果家長對知識不重視, 對本身素質的提高不重視, 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這等於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有不少的家長認為,學習只是學生的事情,和成年人無關,放棄了繼續成長的念頭,潛移默化之中,孩子也會形成對學習的漠視態度。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平常就愛看書,不斷追求自身修養和能力的提高,當孩子看到父母在學習中得到的享受和進步,自然也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這等於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有不少的家長認為,學習只是學生的事情,和成年人無關,放棄了繼續成長的念頭,潛移默化之中,孩子也會形成對學習的漠視態度。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平常就愛看書,不斷追求自身修養和能力的提高,當孩子看到父母在學習中得到的享受和進步,自然也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