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抱新生兒

抱新生兒有哪些好處

新生兒出生以後, 剛剛離開母親子宮內既寧靜暖和、又安全的生活環境, 突然來到充滿空氣亮光的陌生世界, 因此會感到十分不習慣, 尤其被人抱起時頭和頸得不到支持, 有向下墜落感覺, 會出現驚嚇。 因此新媽媽新爸爸平時有空不妨多抱抱小寶寶, 讓他慢慢熟悉你的味道, 使他受到支持, 感到溫暖安全, 全身舒適放鬆愉快。

父母抱著寶寶活動時, 可以增加寶寶的親密度。 抱著的寶寶的視野更開闊, 受周圍環境的刺激也更多, 這對他的大腦發育很有好處。 每天躺在床上的新生兒,

Advertisiment
父母雖說省心了, 但與寶寶的交流少, 會失去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機。 另一方面, 新生兒被抱, 對於寶寶也算一種運動, 利於身體的發育。

怎樣正確地抱新生兒

1、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 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這一方法比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 肘部護著寶寶的頭, 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 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 右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 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

3、不要豎著抱寶寶:新生兒的頭占全身長的1/4。 豎抱寶寶時, 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 寶寶在1-2個月時, 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 頸部肌肉無力, 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

Advertisiment
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 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 所以抱寶寶不宜筆直的豎抱。

4、不要久抱:人們對孩子的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 親不夠, 愛不夠, 孩子出生幾天就開始抱來抱去。 殊不知, 這種做法違背了嬰兒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 對孩子是有害無利的。

(1)新生的嬰兒, 每天需要20小時的睡眠時間;6個月左右的嬰兒需要16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所以, 除了餵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外, 不要過多抱嬰兒。

(2)由於生理上的特點, 嬰兒的胃、賁門肌肉較鬆弛, 但幽門肌肉卻很緊, 在這種情況下, 哺乳或餵食後如果將嬰兒抱在懷中逗玩, 則食物容易從賁門溢出, 造成嘔吐。

(3)嬰兒的骨骼生長較快, 如果長期抱在懷中,

Advertisiment
對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長極為不利。 平常抱出去曬曬太陽, 增強抵抗力是必要的, 但時間也不宜過久。

5、母子交流式:用這種方式抱寶寶,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 最利於親子間的交流與對話, 還可以輕輕地將寶寶在身前蕩蕩, 令寶寶更放鬆、更開心。

抱新生兒的三步驟

第一步:把手放在新生兒頭

把一隻手輕輕地放到新生兒的頭下, 用手掌包住整個頭部, 注意要托住新生兒的頸部, 支撐起他的頭。

第二步:另一隻手去抱屁股

穩定住頭部後, 再把另一隻手伸到新生兒的屁股下麵, 包住新生兒的整個小屁屁, 力量都集中在兩個手腕上。

第三步:慢慢把新生兒的頭支撐起來

這個時候, 就可以慢慢地把新生兒的頭支撐起來了,

Advertisiment
注意, 一定要托住新生兒的頸部, 否則他的頭會往後仰, 這樣會不舒服。 媽媽要用腰部和手部力量配合, 托起新生兒。

抱新嬰兒注意事項

●在抱寶寶之前, 媽媽應洗淨雙手, 摘掉手上的戒指, 以免劃傷寶寶嬌嫩的肌膚, 並待雙手溫暖後, 再抱寶寶。

●抱寶寶時, 動作要輕柔, 媽媽應當始終微笑地注視著寶寶的眼睛, 動作不要太快太猛, 即使在寶寶哭鬧時, 也不要慌亂。 多數寶寶喜歡媽媽用平穩的方式抱著自己, 這使他們感到安全。

●滿3個月前, 寶寶頸部力量很弱, 還無法支撐自己的頭, 所以媽媽在抱起和放下寶寶的過程中, 應始終注意支撐著他的頭。

●將寶寶放下時, 最安全的姿勢是讓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多數寶寶都喜歡玩在空中蕩來蕩去的遊戲,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不喜歡, 應立即停止飛飛遊戲, 改用其他更具有安全感的抱姿。

●每次開心的遊戲之後, 最好能靜靜地抱寶寶一會兒, 讓他安靜放鬆一下。

照顧寶寶情緒的6大抱法

1.情緒不好時——面向裡豎抱

當寶寶情緒不好時, 嘈雜的外部環境和視聽覺刺激, 會讓他感到有壓力。

專家提醒:在出生的頭3個月內, 寶寶的脖子還不能豎起, 抱時應注意。

2.學說話時——和媽媽面對面交流

在和媽媽聊天的過程中, 寶寶可以逐漸完成對詞彙呈的儲備。

3.醒著時——面向外豎抱

將寶寶臉朝前方, 一手托住他的臀部, 另一手輕而穩地護住寶寶胸部, 讓寶寶的背部緊靠媽媽胸部。

專家提醒:寶寶非常喜歡這種抱法, 因為他們可以盡覽四周, 同時還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促進。

4.困倦時——躺在媽媽的臂彎裡面

為了讓寶寶舒適地入睡,媽媽儘量用臂彎給寶寶架設一張小床。

5.哭鬧時——趴在媽媽懷裡

當寶寶哭鬧時,媽媽可以試著讓寶寶趴在懷裡。哼唱一首簡單的童謠,並和著節奏輕輕搖晃寶寶。

6.學走路時——給寶寶支撐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腿部力量還強,因此媽媽最好助寶寶一臂之力,用雙手給寶寶有力的支撐。

抱寶寶的4大要點

1、不要搖晃寶寶

寶寶哭鬧、睡覺或醒來的時候,媽媽都會習慣性地抱著寶寶搖搖,以為這樣是寶寶最想要的。但是,你很難掌握搖晃的力度,如果力度過大,很可能給寶寶頭部、眼球等部位帶來傷害,而且你也會感到手臂特別的酸疼。

2、時常觀察寶寶

抱寶寶時,要經常留意他的手、腳以及背部姿勢是否自然、舒適,避免寶寶的手、腳被折到、壓到、背部脊椎向後翻倒等,給寶寶造成傷害。

3、端正抱寶寶的態度

媽媽在抱寶寶時,最好能建立起經常抱,抱不長”的態度。也就是說,經常抱抱寶寶,每次抱3~5分鐘即可,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使他有安全感。千萬不要一抱就抱很久,甚至睡著了還抱在身上,這樣會養成寶寶不抱就哭的不良習慣,也會給你在今後的養育過程中增添不少困擾。

4、注意距離

抱寶寶時,媽媽不要與寶寶靠得太緊密,因為你的臉上、頭髮中及口腔內的病菌很容易給寶寶嬌嫩的皮膚構成威脅。

同時還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促進。

4.困倦時——躺在媽媽的臂彎裡面

為了讓寶寶舒適地入睡,媽媽儘量用臂彎給寶寶架設一張小床。

5.哭鬧時——趴在媽媽懷裡

當寶寶哭鬧時,媽媽可以試著讓寶寶趴在懷裡。哼唱一首簡單的童謠,並和著節奏輕輕搖晃寶寶。

6.學走路時——給寶寶支撐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腿部力量還強,因此媽媽最好助寶寶一臂之力,用雙手給寶寶有力的支撐。

抱寶寶的4大要點

1、不要搖晃寶寶

寶寶哭鬧、睡覺或醒來的時候,媽媽都會習慣性地抱著寶寶搖搖,以為這樣是寶寶最想要的。但是,你很難掌握搖晃的力度,如果力度過大,很可能給寶寶頭部、眼球等部位帶來傷害,而且你也會感到手臂特別的酸疼。

2、時常觀察寶寶

抱寶寶時,要經常留意他的手、腳以及背部姿勢是否自然、舒適,避免寶寶的手、腳被折到、壓到、背部脊椎向後翻倒等,給寶寶造成傷害。

3、端正抱寶寶的態度

媽媽在抱寶寶時,最好能建立起經常抱,抱不長”的態度。也就是說,經常抱抱寶寶,每次抱3~5分鐘即可,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使他有安全感。千萬不要一抱就抱很久,甚至睡著了還抱在身上,這樣會養成寶寶不抱就哭的不良習慣,也會給你在今後的養育過程中增添不少困擾。

4、注意距離

抱寶寶時,媽媽不要與寶寶靠得太緊密,因為你的臉上、頭髮中及口腔內的病菌很容易給寶寶嬌嫩的皮膚構成威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