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上的可樂
聰聰媽媽帶著聰聰和朋友一家吃飯, 朋友點菜時問孩子, “小傢伙, 想喝點什麼?來個可口可樂。 ”媽媽趕緊說:“不給他喝可樂, 在家也是不讓他喝的。 ”朋友說:“今天大家高興, 喝一點兒沒關係的。 ”媽媽不好意思再拒絕, 就這樣, 聰聰借機滿足了自己的“可樂癮”, 一人喝掉一個大桶可樂。
媽媽支招:想辦法讓孩子自己說出“不喝可樂”的話, 這是最成功的。 既不會駁朋友的面子, 又讓孩子很高興, 然後乘機再表揚孩子, 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當然, 如何讓孩子自覺表達自己不喝可樂的想法, 這要家長在平時生活中,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家長吃飯前可以跟朋友說好, 不給孩子要可樂。 最好平時就常給孩子灌輸“白開水最健康”的認識, 當孩子在飯桌上能自動說喝白開水的時候, 需要在場朋友配合誇獎一下孩子的做法。 另外, 如果孩子實在愛喝, 可以在家裡適當喝一點, 因為越禁止的東西, 孩子就越想得到, 以至於想盡辦法。 孩子的行為, 通常靠心理決定。 比如限制喝可口可樂, 限制出去玩, 這時他的心裡就會積累不快, 就算被迫去看書、寫作業, 注意力和學習效果也不會高。 而且這種不愉悅感會越來越重, 甚至產生厭學的後果。 相反, 如果讓孩子痛快地玩一會兒, 獲得愉悅感後會更聽話, 服從家長的管理。
Advertisiment
朋友給的果凍
奶奶帶頂頂上街, 正巧遇見多年沒見的朋友。 朋友非常喜歡丁丁, 轉身到超市買來果凍。 小孩子當然喜歡這些五顏六色好吃的玩意兒, 高興極了。 因為在這之前, 奶奶和媽媽都知道小孩子吃果凍, 發生意外會危及生命, 所以頂頂從來就沒見過果凍。 奶奶很為難:頂頂認識了果凍, 以後經常吃可怎麼辦?
媽媽支招:我的寶寶第一次吃果凍也是鄰居給的, 所以這種好心的“誘惑”還真是不容易拒絕。 因為沒有拒絕, 而且孩子也一再要吃, 後來我想了個辦法——把果凍放進冰箱凍上, 讓孩子吃“果凍霜淇淋”, 吃之前把果凍切成小塊, 而且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在媽媽的“監視”之下。
專家建議:像果凍這類小食品最好不讓孩子吃。
Advertisiment
禁止孩子做某件事, 一定要讓他清楚其中原因。 不然孩子不但不會聽還會對家長產生逆反心理。
要重複正確的認識, 加強練習。 如果孩子又犯同樣的錯, 當時就要給予明確的態度, 如果孩子改正了以前做錯過的事, 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讓他在讚揚聲中不僅感到愉快, 還強化了他的道德行為。 家長要抓住機會,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把習慣了的道德行為當作自然而然的事, 自覺自願去做。
小朋友家的電腦
同班小朋友家買了電腦, 小飛覺得新鮮, 經常泡在小朋友家玩, 叫都不肯回來, 我們怕影響孩子的視力,
Advertisiment
媽媽支招:我認為還是應該買的, 關鍵是如何讓電腦“為我所用”。 在孩子完成一些任務後以獎勵的形式滿足他的願望, 這樣孩子知道機會來之不易, 也會在以後提出要求時多加考慮。
專家建議: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學會控制玩電腦的頻率和時間, 可以定個計畫, 並且最重要的是, 要讓他完成一件規定的事情才可以給他買電腦, 比如學會一項家務、考試成績高等, 讓他從小就知道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的道理。
給小朋友送禮
女兒剛上幼稚園時, 班上的小朋友過生日時會請大家吃蛋糕, 後來逐漸發展到發碗裝速食麵。
Advertisiment
媽媽支招:女兒的攀比其實是“逼”出來的。 最好用自己的體諒化解孩子尚未成型的攀比心理。 可以與女兒商量:“媽媽有個好辦法讓大家都能給你過生日。 我們給班裡的小朋友每人送一支鉛筆, 然後請他們用這支鉛筆畫幅畫, 送給你作生日禮物好嗎?你想想, 如果大家都給你畫畫, 那該多有意思呀!”女兒肯定會一臉燦爛的。
另外, 還可以規定用一定的錢讓小朋友來祝賀生日, 給孩子一些“權利”, 讓他自己做主, 自己支配, 自己選擇。有一次,我和女兒一起回家,女兒想打車又要喝飲料,我就說:“我身上只剩下10元錢了,現在把錢交給你,要麼打車,要麼買奶茶,你來決定。“這時女兒接過錢,想了想:“媽媽,我們先買兩杯奶茶,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了再一起走回家,好嗎?”我覺得讓她學會取捨比我給她任何建議要好。後來,女兒走累了,就坐在超市的投幣搖搖車旁休息。以前,她一看到投幣搖搖車就想坐,而這次她卻說自己長大了,不坐了。由此一來,孩子管理和規劃能力得到了鍛煉。
專家建議:當孩子有某種欲望時,要引導他從別的方面思考。比如引導孩子思考送鉛筆是不是比送書包更好,是不是又節省效果又好。又如當你決定給他買一樣玩具之前,試著讓你的孩子畫出他想用這樣玩具派什麼用場,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件玩具的用處。通過這些引導,孩子能更好地表達他想從玩具中得到些什麼。接著你就可以談一些重要問題:“是不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了,你就想要它?是不是因為它看起來很好玩,所以你想要?”這可以幫助孩子判斷和思考事物好壞,也是提高抗誘惑能力的第一步。
自己選擇。有一次,我和女兒一起回家,女兒想打車又要喝飲料,我就說:“我身上只剩下10元錢了,現在把錢交給你,要麼打車,要麼買奶茶,你來決定。“這時女兒接過錢,想了想:“媽媽,我們先買兩杯奶茶,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了再一起走回家,好嗎?”我覺得讓她學會取捨比我給她任何建議要好。後來,女兒走累了,就坐在超市的投幣搖搖車旁休息。以前,她一看到投幣搖搖車就想坐,而這次她卻說自己長大了,不坐了。由此一來,孩子管理和規劃能力得到了鍛煉。專家建議:當孩子有某種欲望時,要引導他從別的方面思考。比如引導孩子思考送鉛筆是不是比送書包更好,是不是又節省效果又好。又如當你決定給他買一樣玩具之前,試著讓你的孩子畫出他想用這樣玩具派什麼用場,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件玩具的用處。通過這些引導,孩子能更好地表達他想從玩具中得到些什麼。接著你就可以談一些重要問題:“是不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了,你就想要它?是不是因為它看起來很好玩,所以你想要?”這可以幫助孩子判斷和思考事物好壞,也是提高抗誘惑能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