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擺脫孩子的依賴性

1 如何擺脫孩子的依賴性

1、多鼓勵孩子進行勇敢的常識

由於孩子沒有進行很多嘗試, 所以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自己做事情, 所以, 會很依賴自己的父母, 因此, 要想改掉孩子的這種依賴感, 家長就需要鼓勵孩子進行自我嘗試, 即使孩子剛開始很抵觸, 家長也要想辦法讓孩子自我嘗試,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走出第一步。

2、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還有一類孩子他們是因為自己不會獨立做事, 所以才會依賴自己的父母, 對於這樣的孩子, 家長需要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 在這些勞動中,

Advertisiment
孩子不僅會鍛煉自己的能力, 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3、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孩子的適應能力將會直接關係到孩子能否快速的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 同時, 也可以讓孩子擺脫掉對父母的依賴感, 這種能力的培養, 主要體現在孩子的生活中, 家長要多對孩子做出鼓勵。

2 孩子依賴性的心理表現

1、害羞

讓媽媽頭疼的是每次家裡有生人來, 女兒點點總是顯現出六神無主的樣子;那麼小的人兒, 顯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好靜不好動, 每次到朋友家裡串門, 她會一路吵著"不去", 即便是到了目的地, 也像被釘在地上一樣就是不進人家的家門。

2、纏人

獨生的兒童由於環境的特殊性, 容易產生纏人、磨人的壞習慣。 比如:吵著要你幫他找玩具,

Advertisiment
幫他找出來了, 玩了不一會兒, 他又丟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絨線當球踢;你寫東西他也要寫, 給了紙、筆還不幹, 又要搶你手中的筆等等, 很容易讓家長惱火。

3、恐懼

很多父母難以忘記孩子恐懼的表情, 他們經常害怕的說:"那聲音太響了""夢裡的怪獸""危險到處都有""分離""沒嘗試過, 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4、不合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 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 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3 依賴性孩子的教育方法

1、要根據兒童的表現, 擬定勇氣教育的方法

許多家長在培養孩子勇氣的過程中, 經常感到在教育中會有某些不協調。 怎麼辦呢?參照依賴關係的三個獨特處, 家長們應該觀察、比較孩子在情感、行為上的親疏,

Advertisiment
明確孩子都依賴、傾向哪些物件, 進而根據家庭成員間的關係疏密、情感遠近、褒貶多少等角度相對客觀地“觀看”自己家庭中的家庭教育方式, 著重從家教的價值取向、教養方式等方面認清自家家教過程中存在的教育問題。 如,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對哪些活動產生退縮行為, 以此來確定應著重從哪方面對孩子進行勇氣培養。

2、多給孩子表達各種感受的機會,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從表面看, 勇氣是人表現出的一定外顯行為, 也是孩子內心深處對自己認識的一種反映。 8歲至10歲這一階段的孩子, 大多數人已經能通過媽媽、爸爸等親人的觀點和評價認識自己, 但是媽媽、爸爸等親人對他們所說的"肯定能行"等關於勇氣方面的類似評價,

Advertisiment
並不能使他們馬上就樹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外界的評價和自我的感覺還沒有完全融合為一體, 所以, 即便有正面的評價和誇獎, 有些孩子在情緒和行為上仍會表現出一定的迷茫和退縮行為, 對於這樣的孩子, 家長應該多給孩子表達各種感受的機會, 讓孩子在表達和感受中逐漸增強信心和勇氣。

3、家庭中的各種教育力量要一致、均衡

研究表明, 教育依賴型兒童, 不在於教育時間的長短, 重要的是父母要表現出平等的品質, 要注重與孩子的交往過程。 也就是說, 父母教育孩子的時間與機會應該一致、相等, 不能以母親為主或者以父親為主。 讓孩子感到父母都是他的可以依賴信任的物件。

Advertisiment
這提醒我們, 應加強孩子父親的教育力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孩子爸爸要多參與孩子的教育活動, 更多地從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學業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引導, 拓展孩子的精神世界, 幫助孩子從更廣泛和深層的精神世界中尋求勇氣的源泉和動力。

4、化解消極情緒, 增進情感溝通, 尋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

對於學齡兒童而言, 應該重視他們對挫折、失敗等消極情緒的表達, 並且積極幫助他們化解這些消極的情緒體驗, 鼓勵他們認識到自己還有許多優點和長處讓他們感到雖然面對的任務和情況雖然複雜多變, 但自己仍然有做的很好的方面, 家人仍然理解自己經歷的困難和挫折, 自己在解決任務中,能力能夠不斷增長。有了這樣的認識,孩子們在面對可能遭受挫折或需要自己努力的任務時,勇氣會越來越強。隨著參與活動的增多,他們會對自己逐漸形成比較全面和客觀的認識,逐漸悅納自己,挑戰自己,進而不知不覺中擺脫膽怯、變得積極主動和勇敢起來。

自己在解決任務中,能力能夠不斷增長。有了這樣的認識,孩子們在面對可能遭受挫折或需要自己努力的任務時,勇氣會越來越強。隨著參與活動的增多,他們會對自己逐漸形成比較全面和客觀的認識,逐漸悅納自己,挑戰自己,進而不知不覺中擺脫膽怯、變得積極主動和勇敢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培養孩子自知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怒哀樂的不同情緒。父母每日抽點時間跟孩子交談,引導孩子坦白說出自己的感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培養孩子自信 孩子的自... [詳細答案]

  • 1回答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好玩”。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天賦,只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能使其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多表揚,...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要如何糾正孩子的發音?

    ①指著畫上的東西,問孩子:“這個叫什麼?說清楚一點。”學會東西的名稱,並糾正發音。有些動物發音很難,孩子往往用兒語,如狗叫“汪汪”,魚叫“吳”。媽媽應該一個一個地給孩子糾正發音。 ②在日常生活中,孩...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你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打嗎?

    沒打過,我更喜歡跟寶寶講道理,雖然寶寶還很小,但是聽得懂。萬一孩子怎麼都不聽話怎麼辦??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