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親子, 許多家長立即“擰擰頭”(搖頭), 覺得難度甚高, 其中一個理由是:孩子根本沒興趣與自己親近。 為什麼現代的小孩有時寧可躲在房間打機, 經常嫌棄父母又囉唆又煩?英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系Anthony R. Dickinson教授說, 兩代之間出現問題, 有時是由家長引起。
由於網路盛行, 新一代的溝通方式更多選擇網路, 因此與人溝通的能力驟降。 有些家長誤以為送子女上補習班, 就可使情況得以改善, 結果還是無濟於事, 因為語文能力與溝通技巧並不完全劃上等號。
Advertisiment
所以, 想改善孩子與人的溝通能力, Anthony R. Dickinson教授建議家長以下7種行為可免則免———
●在孩子面前發脾氣:父母在外工作壓力大, 下班回家還要應付孩子的瑣事, 有時情緒控制不好, 一時失去耐性, 就會發脾氣。 請留意孩子的行為, 往往由模仿成年人而來。 如果你真的想發脾氣, 儘量在孩子看不見的地方“發洩”。
●對孩子期望過高:望子成龍雖非壞事, 但要求太高,
Advertisiment
●把子女與他人比較:請記著每人的性格、天賦均不相同, 強行比較只會惹來反感。
●成績至上:只看重學業成績, 忽略孩子的整體表現。
●認定孩子才能有限:許多時家長以為孩子平平無奇, 往往只是主觀猜測。 在Dr. Dickinson的理論裡, 每位孩子都有獨特才能, 在有沒有方法發掘出來。
●只懂事急求援, 不會早作安排:很多家長忽略“評估”孩子資質、性格、才能的重要性。 他們認定孩子資質平庸, 又誤以為只有在出現問題 ( 如孩子成績低落、學習障礙等) 時才須予以評估。
●儘量不要在子女犯錯時, 採取懲罰手段:因為這樣做的效果通常只會適得其反, 令他們的錯誤行為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