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改變孩子的不良進食習慣?

種類:

不想吃飯、吃飯吃得很少、不肯自己吃飯、邊吃邊玩、吃飯時間很長、吃得滿桌都是……

原因:

1.孩子本身體質關係, 本來食量就很小。

2.家中常準備一些餅乾、糖果、飲料、蛋糕等食物, 只要孩子肚子餓就立刻給他吃, 到了正餐自然就吃得少了。

3.身體不舒服, 如發燒、瀉肚子、肚子痛、牙痛……所以不想吃飯。

4.想引起父母注意, 故意產生反抗心理。

5.白天活動量不夠, 如父母愛吃零食, 孩子吃的也就少。

6.模仿父母進食習慣, 如父母愛吃零食、吃飯慢吞吞、用餐不正常等。

7.菜式變化少, 孩子沒有食欲。

解決方法:

1.體型小的孩子、食量就小,

Advertisiment
勿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 只要孩子體重發育按正常標準增長、身體健康, 就沒關係。

2.改變在家中擺放零食的習慣, 在餐前對零食加以控制。 孩子沒零食吃, 自然在正餐時就會食欲大開。

3.察看孩子是否身體不適影響食欲, 給予適當治療, 並依照醫生指導給予適當食物。

4.孩子自一歲到三歲, 反抗心較強, 對於孩子的反抗行為, 父母不必太擔心, 也不要急著要求進食, 以免養成孩子以此方式要脅父母的不良習慣。

5.白天父母不妨抽空帶孩子去做些戶外活動, 如滑滑梯、跑步、捉迷藏等一些遊戲, 讓孩子消耗過剩體力, 就會想要多吃食物了。

6.注意父母的行為、舉止, 可以改正孩子的不良進食習慣。

7.多變化各種不同菜式, 讓孩子覺得新鮮、有趣,

Advertisiment
促進食欲。

8.營造良好的吃飯氣氛, 讓吃飯成為一種美麗的期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