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苗媽媽就幫助大家來瞭解每個年齡段語言發育的里程碑是怎樣以及在不同的時間段應該怎麼教孩子說話。
“大多數孩子是1歲以後開始叫爸爸媽媽的,
那個才是真正的語言吧,
語言訓練是不是應該從1歲以後開始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視聽等感覺刺激下,
出生後即進入語言準備階段,
即“前語言階段”,
這對日後正常的語言進程至關重要!
0-2月
感受性語言(指理解他人語言的能力):對人聲有反應。
表達性語言(指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能力):發出“咕咕”聲,
發出與生理需求有關的聲音,
如哭、打哈欠、咳嗽等。
Advertisiment
訓練方法:剛出生的寶寶用哭聲來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饑餓、疼痛、模仿、排便等,
細心的家長要能夠分辨哦。
當寶寶醒時可以和他面對面談話,
也可以在寶寶耳邊(距離10釐米左右)輕輕地呼喚他,
使他聽到你的聲音後轉過頭來。
這時父母要多和嬰兒說話,
有豐富的語言刺激;父母可以溫柔、重複說“寶寶”“媽媽”“娃娃”等,
語聲的重複和緩慢的速度有助於嬰兒去確認、分析和記憶。
大人和嬰兒說話的姿勢很重要,
如指著某人說:“看,
誰來了?媽媽!”。
相對來說,
嬰兒最喜歡媽媽的聲音,
媽媽和嬰兒說話時,
如果嬰兒發出似應答的聲音,
這時,
媽媽應停頓片刻,
繼續進行“交談”。
2-3月
感受性語言:感受不同的人聲和語調。
表達性語言:發出與生理需求無關的聲音,
Advertisiment
如咕咕聲。
訓練方法:可用不同的語調與寶寶說話,
如親切和藹的聲音、命令式的聲音、激動的聲音等,
訓練嬰兒分辨不用的語調,
做出不同的反應。
除了媽媽外,
家庭其他成員也要在嬰兒情緒愉快時多和嬰兒說笑,
使他感受多種聲音和語調。
3-4月
感受性語言:辨別父母的聲音,
並在哭鬧時可安靜下來。
表達性語言:無意中能發出一些語音,
如啊、喔、額、嗯、咯等,
發出聲音表示愉快、疼痛、疲勞等。
訓練方法:強化寶寶的某些發音。
如寶寶偶然發出“mama”的聲音時,
就要親吻、摟抱他,
說:“媽媽,
我就是你的媽媽!”鼓勵他重複發出這些有意義的音。
除日常生活中多對嬰兒說話外,
還可以將教嬰兒說話和認識環境活動結合起來。
4-5月
感受性語言:用眼睛尋找聲音的來源;隨成人注視的方向看同樣的東西或發生的事件。
Advertisiment
表達性語言:雙唇音(類似中文拼音裡的b,
p,
m);會笑出聲音來。
訓練方法:這時,
嬰兒對語音的感知更加清晰,
發音也更加主動,
有時自動發出一些不清晰的音節,
如“啊-嗎-吧”等。
家長可有意識地教他發一些音,
引導嬰兒模仿發出一些聲音,
如咳嗽聲、咂嘴聲等。
這階段仍主要是與嬰兒多說話,
一邊做一邊說,
看到什麼說什麼,
特別是對一些經常接觸到的事和物要反復說,
說的同時指給嬰兒看或拿著嬰兒的手去指,
讓嬰兒更多的感受這些語言,
並逐漸認識這些事物。
這時,
家人要將孩子的名字固定,
不管是乳名或是學名,
在和寶寶玩時,
可以在一旁呼喚他的名字,
Advertisiment
寶寶聽到呼喚的聲音轉頭看時可以說一聲“在這裡,
在這裡”,
媽媽呼喚多次以後寶寶就知道是自己了,
經過這樣訓練的寶寶,
在第5個月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不然,
可能要晚2個月才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豆苗媽媽的話這些就是豆苗媽媽為大家準備的0-6月寶寶語言發育要點及訓練方法,
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
語言發育規律和其他生長發育規律一樣,
遵從一定的規律,
卻也有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性。
如果是孩子是常規的這樣的語言進程,
家長不妨對著每個階段訓練要點來訓練,
但是如果稍晚一些,
可以按照孩子實際的語言發育年齡來做訓練,
當然,
如果孩子的語言發育明顯落後于同齡兒,
建議至兒童保健科就診,
Advertisiment
醫生給孩子做專業的語言評估並給予專業的意見。
參考文獻1.《兒童保健學》2.《0-3歲兒童最佳的人生開端》本文始發於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