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6歲小孩子學數學

‍‍6歲是學前的最後一年, 所以在學習方法上是一個轉變期, 如何教6歲孩子學數學呢?簡單的來說, 6歲已經是人的記憶最初時期, 思維方面有了相對的完善, 所以需要對孩子進行操作式的教學, 而不是原來的簡單的只認識數位圖形。  》》孩子的成長你準備好了嗎 ‍‍

認識到動作對學前兒童邏輯思維發展以及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我們就能夠理解兒童學習數學的很多現象, 如為什麼他們要掐著手指做算術, 卻不能在頭腦中進行抽象的計算。 事實上, 如果說兒童學習數學有什麼好方法的話, 那就是 “操作式的學習”。

Advertisiment

所謂操作式的學習, 就是指兒童動手操作, 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和學習, 獲得數學經驗和邏輯知識的方法。  

前面我們提到, 兒童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依賴於具體的動作。 而在具體的動作中, 兒童可以積累豐富的邏輯經驗, 這是其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基礎。

我們還是以數目的比較為例。 如果我們問一個四歲孩子:“五個多還是六個多?”我們得到的答案往往會很失望, 孩子也許剛剛說是六個多, 一會兒又會回答五個多了。 這說明他還不具備在頭腦中對這兩個數目進行抽象比較的能力。 在這個年齡, 他要能做到在頭腦中呈現出五個或六個物體的具體表像就已經很不錯了, 再要讓他在頭腦中比較這兩組物體的多少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可是, 如果在動作的水準上就不一樣了。 兒童可以把兩組物體分別排成一排, 並且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 來比較出誰多誰少。 這就容易得多。

心理學告訴我們, 動作水準的操作是兒童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途徑。 兒童在操作活動中, 可以獲得對應、多少等邏輯的經驗, 這些邏輯經驗起初依賴於具體的、外在的動作, 逐漸發展到擺脫具體的動作而成為一種內化的動作, 也就是在頭腦中對這些物體的表像進行對應、比較等邏輯操作, 最終發展成為一種完全抽象的邏輯關係。 當然, 這個過程是極為漫長的。 而學前兒童尚處在動作學習的水準, 其內化過程還遠沒有完成。

Advertisiment
因此, 對學前兒童來說, 他們需要在動作的水準上即通過操作活動來學習數學。

也就是說, 通過讓孩子自己表達和行動, 開發孩子的數學能力是如何教六歲孩子學數學的正確方式。 當然, 生活中我們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不能僅僅的局限於某一種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