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媽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已經六歲了。 6歲幼兒的教育想必是這個年齡段家長最關心的。 據研究表明, 6歲的孩子是對於數學概念發展的“飛躍期”。 對6歲兒童而言, 如何進行數學教育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基礎打的牢固對於將來會很有幫助。
從數和量起步, 這樣打基礎很牢固。
1. 認識10以內自然數並形成初步的數概念。
可以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引導孩子認識數的存在, 理解數所表示的意義:數既可以表示多少, 也可以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 引導孩子理解基數和序數的不同。 此外,
Advertisiment
2. 學習10以內自然數的組成。
知道除1以外, 任何一個數都可以分成兩個較小的數, 兩個較小的數合起來仍是原來的數;能感知和體驗到一個數和它所分出的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係, 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互補關係。 組成的學習可以為孩子學習加減積累感性經驗。
3. 認識和書寫數位。
可以教這個年齡的孩子學習正確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 但一定要注意筆順、起筆和落筆的正確, 筆劃的工整, 特別要注意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以及正確寫字姿勢的養成。
4. 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在數的運算學習方面,
Advertisiment
5. 精確感知物體量的差異, 並學習按照物體量的差異排序。
物體的大小、長短、輕重、高矮、粗細、寬窄、厚薄等連續量, 都是兒童生活中經常接觸的。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學習量的守恆, 知道即使物體的外形、擺放位置等發生了變化, 它的量也不變。 還可以引導孩子比較量的差異。 在讓孩子感知和比較各種量的差異時,
Advertisiment
體驗到孩子感知到量的相對性, 並, 使孩子對。 能區別和說出10以內物體量的差異,
6. 學習自然測量。
測量是測定物體數量特徵的過程。 這一階段兒童的測量活動基本上還屬於非正式的測量階段, 可以引導他們學習自然測量, 即利用各種自然物, 例如, 小棍、筷子、紙條、小瓶等作計量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高低、容積等, 運用他們已有的數經驗進行測量, 正確表達測量的結果。 初步知道通過測量可以獲取量化的資訊, 如通過測量孩子可以瞭解自己所種植植物的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