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女兒沒有什麼主意, 事無巨細都要問我, 比如:口中有痰, 問我怎麼辦?還要問吐在哪兒?與小朋友玩, 其中一個男孩不讓她和另一個孩子玩, 女兒思索許久跑過來問我:那我跟誰玩呀?一個小朋友給女兒幾張卡, 另一個小朋友也得到同樣多的卡片, 但他還找我女兒要。 女兒問我:媽媽, 這張卡我該給誰呀?這是我教育出現了問題嗎?孩子生下來之後, 我的情緒不好, 管教孩子很嚴格。 現在, 我已經放鬆對孩子的規定了。 雖然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樂的, 才能把這份快樂帶給孩子, 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引導教育孩子的問題。
Advertisiment
諮詢師:母親自己覺得已經放鬆了對孩子的管教, 但她的內心在管與不管上還是充滿了衝突。 當孩子出現一個不是她預期的行為, 焦慮、挫敗、自責就會出現。
首先, 需要換一種思維, 把過去種種的不快看作是一種有趣的實踐。 孩子健康地長到六歲, 你可以讓自己輕鬆一些, 給孩子更多的自由, 因為自己已經不那麼脆弱了。 當孩子有疑問時, 問孩子:這口痰你想吐哪兒呢?媽媽覺得有三種方法:吐到果皮箱裡;吐到手紙裡包起來, 遇到垃圾箱再扔;實在不行, 咽下去。 或者問她:寶貝, 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其次, 對孩子的內疚使你在管理孩子的時候無意識地顯現出搖擺和含混。 你需要處理好對孩子的內疚,
Advertisiment
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樂的, 才能把這份快樂帶給孩子, 這句話很對。 你對孩子苛求, 是因為對自己苛求, 所以對自己好一點, 當善待自己的時候, 才能真正善待家人和孩子。
現在說說孩子。 六歲的孩子正處在對外部世界高度的興趣和高度的害怕之中, 出現任何“反常”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