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孩子學會等待?

小耳朵小的時候, 一直都是家裡的中心, 她的呼喚也好, 發問也好, 一家人都是放下手頭的事情, 第一時間來解決。 因為孩子小, 沒有那麼多的判斷, 安全感是第一位的, 等待會帶來巨大的不安。

但是, 如果一直維持這樣的做法, 孩子無疑會錯以為自己就是中心了, 這是不行的。 大耳朵需要改變, 必須改變。

世上的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的, 你想要去做, 機會就來了。 一次吃晚飯的時候, 大耳朵和爺爺說話, 小耳朵也有話要說, 就插了進來。 大耳朵沒理她, 於是她開始著急。 大耳朵暫停了和爺爺的話題, 轉頭對小耳朵開始啟蒙:“孩子,

Advertisiment
你大了, 需要學會一件事:要知道先來後到。 我和你爺爺正在說話, 你有什麼事情, 等我和爺爺說完了, 再跟你說, OK?”

不知道小耳朵是否真正明白, 她沒有說什麼。 等大耳朵和爺爺說完, 小耳朵說:“現在該我了吧?”然後大、小耳朵開始談話。

這次事情的處理, 似乎是很圓滿的, 後來基本上都遵守約定, 先到的先說, 後來的就等待。 當然大人也嚴守這一點, 孩子先說了, 大人照樣靠後, 誰也沒有優先權。 小耳朵偶有反復, 一般也可以拿順序堵住, 儘管她會不高興。

當然, 等待是難受的, 也會煩躁, 但是她得忍耐。 即便想發洩也沒關係, 就是不可以插進來。 這樣久了, 小耳朵排隊的意識還是比較強了。

一般來說, 孩子往往會在家庭中佔據中心的位置,

Advertisiment
好事壞事都圍繞著他們, 他們很容易迷失自我, 也忽略了他人, 更誤解了自我和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孩子也因此習慣了中心的位置。 但是世界不是按照家庭的格式建立的, 社會有社會的規則, 沒有人永遠處於中心的位置, 沒有人會永遠享有優先的特權, 那麼就必須學會尊重別人的優先權。 靠後站, 等待, 是每個人必須要學會的。

學會等待, 更重要的是學會對人的尊重。

談及孩子插話這個話題, 可能很多家庭裡都出現過類似的狀況。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 這種等待的要求或許會有些困難。 因為, 我發現小一些的孩子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表達自己當時的想法, 等大人聊完之後, 他們往往把自己要說什麼都忘記了。

Advertisiment

因此, 對低幼兒童來說, 我建議可以讓孩子進行“有禮貌地插話”, 也就是在別人聊天時, 徵詢當事人的意見後才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我想說句話, 可以嗎?”這樣, 其實已經是一種尊重他人的處理方式了。 而讓孩子學會等待話語權的方式, 可能需要在大一些的孩子身上來落實。 不過我也深信, 孩子從這種相互平等的等待中學會的, 除了對自己更客觀的定位, 還有對他人更由衷的尊重。

總之, 讓孩子學會等待, 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 也是對自己忍耐性格的培養, 等待別人, 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相關用戶問答